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日剧:从梦幻到现实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3-27 19:46:10  来源:新京报 

日剧已经“小众”好些年了,汹涌韩潮全面压倒了哈日风,以至于大部分人对日剧的记忆还停留在《东京爱情故事》、《悠长假期》这些90年代的青春偶像剧。

最近央视8套播放2002年日本富士台的台庆大戏《白色巨塔》,多少能显示出日剧近年来的特点和潮流,越来越鲜明地区别于韩剧的“偶像+爱情”模式和婆妈戏风格。

看《白色巨塔》会产生一种奇妙的心态,对里见医生这位正义的代表难于认同;反倒对“反派”财前医生明知其有错却忍不住充满期待。里见的理想主义实在是异常脸谱化,善良得苍白,正义得完全脱离世俗,简直宛如不食人间烟火,他很“高大全”,也很遥远。而整部戏最出彩的就是财前这位所谓的“反派”,他在权力争斗中无奈的矛盾挣扎被刻画得如此淋漓尽致,实在赚尽了同情分,他很“阴暗”,但很现实。他更像芸芸众生中的一粟,无可奈何地依存于社会环境,最终身不由己地成为牺牲品,个人的悲剧映射的乃是整个体制的崩坏。《白色巨塔》很容易令人联想到诸如《红与黑》、《名利场》之类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小说,野心勃勃的主人公为爬向社会的上层不择手段,总是“坏”得特别情有可原,但结局一定脱不了悲惨的惩罚,只是它批判得没那么旗帜鲜明,而是把戏剧张力都凝聚在道德的灰色地带。

事实上,《白色巨塔》的成功在日本引领出一大批社会写实色彩的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森村诚一的《人间的证明》、山崎丰子的《女系家族》、松本清张《黑色笔记本》、《野兽之道》、《砂之器》等先后被搬上屏幕,一扫偶像爱情剧的轻盈梦幻感,呈现出厚重的现实质地。而这几年来的日剧也逐渐远离当年由《东京爱情故事》开创的“月九”青春剧模式,纯粹贩卖明星偶像和爱情童话的电视剧收视率往往并不高,两男两女恋爱游戏的日剧已经少了很多。

由《东京爱情故事》统领的经典日剧,最著名的拳头产品就是《悠长假期》式的纯真爱情故事和《GTO》式的热血理想。而如今的日剧更注重融入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梦幻中也不失苦涩的现实感。一部校园热血剧《龙樱》不忘写尽升学制度实际的残酷性,纯爱剧《电车男》也倚重了网络文化的话题性,而那些旧时代的社会写实小说被置放在日本当代的背景中,重新挖掘出尖锐的时代意义。这种社会性、现实感亦让日剧鲜明地区别于韩剧的婆妈和童话。

也许这也是最近几年的日剧越来越难以像韩剧那样受到大众欢迎的原因之一,在娱乐的时候,我们总是更愿意做梦,而不是睁开双眼看现实,何况,还是日本社会的现实。

C006

malan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天堂石

下一篇更精彩:信息时报:“超女”该升级换代了!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