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娱乐资讯>>娱乐要闻>>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48:22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记者真操蛋 窦唯烧车为哪般
窦唯填补了空虚的五月 喧闹的娱乐
“窦唯事件”记者的真实身份-部分
看守所外拉横幅抗议 Fans死撑窦唯
郑希怡官恩娜谴责窦唯 称传媒与艺
组图:歌迷自发声援窦唯 在看守所
窦唯屋漏偏逢连夜雨 生母因遗产纠
窦唯被关押在宣武区看守所 前妻王
网友评论:窦唯:不要把我关在门

窦唯之错,错在有些人太娱乐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5-14 12:48:31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本报连日来报道的关于“窦唯砸北京某报报社事件”的客观、公证性得到了很多窦唯的乐迷以及娱乐圈中人士的肯定,特别是本报推出的关于窦唯为什么会放火烧车的背后报道,更是让读者拍手称快。昨日记者获悉,在对这一事件进行关注的潮流中,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窦唯事件已经成为一个契机,让浮躁的、日趋娱乐的娱乐圈有了一次难得的反思。窦唯烧车,到底是窦唯的错还是有些媒体的错?这个问题背后的答案令人深思。

 
 观点 窦唯不靠娱乐新闻出名

  太合麦田副总经理、包装过许巍、麦田守望者、小柯、韩红的著名企划詹华在谈及此事时,提出一个新观点:“窦唯之错,错在公众需要娱乐报道。”詹华认为:“首先没有必要把这事归为摇滚圈怎么了,摇滚怎么了,这样就比较夸张了,我认为这还是个体的行为,是窦唯的性格造成的。但出了这个事,大家应该想一想,有些娱记为什么这样做?就是因为有人要看。因为有大众喜欢这个东西,所以有的艺人为维持知名度,只能把娱乐作为比从艺本身还要重要的内容和信息传达给媒体,这是没有办法的,当然这不是指窦唯。”

  “这还是跟个人有关,跟艺人的类型有关,有的艺人没有必要靠炒,就是靠嗓子。有的艺人就是靠脸蛋。但有些艺人就是这些都不具备,出位靠什么?有些娱乐公司就是专门干这个,每天公司内部的人坐一块就是想这个人声势有点儿衰落,该想什么办法。”

  观点 娱乐不等于乱猜测

  《重金属》杂志海外版主编于阳认为:“其实窦唯这事没有原因,他生活什么状态是他自己的事,因为他是明星你有权力报道他,但他的私生活,即使他是明星,你也不能瞎猜测,这放在任何人的身上都会火。而且窦唯并不是那样的娱乐明星,而是艺人,你报道我从艺什么的,这是你本职工作,你反过来猜测我跟我媳妇怎么回事,猜测我跟原来乐队的人是怎么回事,然后夸大。我觉得这状态是不自然的状态,我说的并不是摇滚圈,我说的是整个大环境,是很不自然的东西。有人只关心花边,有的媒体只写窦唯音乐之外的娱乐,提窦唯没有人议论他的音乐了,如果对他音乐提一些意见他会很赞赏,很喜欢看的。”

  “海外媒体有明确分类。有专门炒作这个娱乐的,也有专业报道音乐的。娱乐有市场,但娱乐怎么表现出这个东西,应该有点儿深度,或者有点儿意思,别老整的跟偷窥人隐私那种。那对整个社会也不好,作为媒体不光是吸引人的眼球,你是有公共责任的职业,你侧重是哪方面,你定位是哪些群体,你作为媒体你要在这个事情要摆一个平衡,你必须要摆。”

  观点 媒体应成立事实调查部门

  在窦唯事件中,有哪些媒体到底报道了不实信息?哪些内容是不实的?至今没有清晰的论断。知名娱记何东认为:“国外新闻从业人员,要讲究一个公信力,你只要造一次谣的话,人家就不信了。美国有一本杂志叫《人物》,发行量接近一千五百万,它最大的部门就是事实部门,一旦你采访了一个人以后,这个事实部门就马上去找被采访者,去看这个采访是不是真实的。经过这个调查以后,几乎就没有官司了。从我的角度来说,做媒体从来不困难。口碑是自己做出来的,崔永元说过一句话,拍案而起是一类人,洁身自好是一类人,随波逐流是一类人。我说还有同流合污的。如果我坚守我的采访原则的话,人家迟早会知道的。”

  本报记者周帅 综合报道

  事件进展

  当事记者首次出面表态

  窦唯大闹北京某报报社一事,如今仍待进一步调查,但近日外界舆论认为,真正导致窦唯产生过激行为的,不是他上门闹事的北京某报报社,而是曾报道过一篇题为《窦唯怒骂李亚鹏太虚伪 称其只会做表面功夫》文章的华商某报。在这篇文章中写到窦唯说:“虽然我没给童童打电话,但我不相信他会照顾我女儿。李亚鹏这个人太虚伪,他就会做一些表面的东西给人看。如果他真的关心童童,童童也就不会让狗给咬了。”前日,记者采访了采写这篇文章的该报记者陶某,他一再坚持自己的报道没有虚假成分。之后,记者还采访了与窦唯交好的“不一定”乐队成员刘效松,在接受采访时,他强烈要求该报出面道歉。

  在采访陶姓记者的过程中,他一直坚持自己的文章没有虚假报道,所以没必要出面作任何道歉,“窦唯确实说了那句话,当时采访窦唯,是为了《中国摇滚20年》的专题,但他不愿接受采访,所以我最后就问了他一句,是不是童童被狗咬了你心情不太好,所以不接受采访,然后他就说了那句话,可能是无意的,也可能是他觉得这是私底下说的话,我不应该报出来。”但关于这句话的证据,陶某说当时他是用手机采访的,所以没有采访录音,只有手机的通话记录,可以证明他确实打过电话给窦唯。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作者: 责任编辑:流浪歌手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窦唯事件”记者的真实身份-部分娱记职业素养再遭考问
下一篇文章窦唯挑战娱乐记者 新京报公信力遭质疑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