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那你接下来,会乐于尝试古装吗?
梅婷:无论是古装还是现代,我从来演戏的时候,都不要以任何的习惯来演。要有逆向思维。
不在于电影电视剧,在于好与坏
新京报:你说你塑造人物分阶段,那对自己演戏生涯的 规划呢。
梅婷:我从来没去考虑过转型,但是导演和编剧总是想到,比窦娥还冤的人就找她演。每个人都有很多的面,但人都是有强项的。我也可以努力改变所有人的认同,但是有的东西就是我往那里一站,大家就觉得是我,一个人的强项,发挥到一定程度,不是代表着我只能演这个,而是可能在这个领域,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我。
新京报:去年对你制片以及主演的《阿司匹林》印象深刻,和老公合作,自己做制片人。
梅婷:当你做一件非常不一样的事情,你的人生就拉长了,我之前演剧,天天一样的角色,几年时间很快过去。《阿》其实没有多长时间,40天,筹备,宣传,但是想起去年,我就觉得很长,《阿》拉长了我的时间。也是我这几年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当时编剧觉得我不适合,后来看片,很多潘石屹的朋友,他们没怎么看过我的电视剧,他们都觉得那个角色就是我。演员应该保留神秘感,当观众很了解你的时候,就会觉得你演什么都是一样的。
我下一部戏的导演,也是走到街上,偶尔去看了《阿》,他看完之后,觉得梅婷是有创造力的演员。原来我只是觉得我自己可以,但是我会去问别人,我可以吗?现在我想,别人不相信也没有关系。
包括做制片,反正我肯定是第一次,第一次做不了最好,我做得差又怎么样,反正都是自己掏钱,我也不会做得太差。
新京报:感觉梅婷不是很愿意和大家分享关于家庭和感情的问题。
梅婷:尤其现在更不愿意,大家其实都很实用,电影宣传的时候没办法,回避不了,不是不愿意跟大家分享,平平常常的百姓,又有谁能成天去跟人说两口子的事情呢?有的时候两口子的事情都不能说给父母听,那些成天把两个人的事情到处说的,肯定是有问题的。
新京报:周迅、赵薇等当年的电视剧小天后都在往电影方向努力。你不想做个电影演员吗?
梅婷:光拍电影对于演员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我记得花姐(王京花)对我说,香港演员羡慕内地,因为在香港拍了电影就不能去拍电视。我觉得表演是一个职业。我反正是那种兴奋型,拿到本子我喜欢,如果一个让我疲乏的电影和一个让我兴奋的电视剧,我会选择电视剧。
新京报:现在是你“最好的时光”?
梅婷:是的,在之前小一点儿的时候,小的时候会觉得大了多好啊,再大,就会觉得小的时候多好啊。到了现在这个年龄段,我想,即使我到了40、50岁我也会去享受。以前看到老的人会害怕,无法设想自己变成那个样子,现在看到老的人会觉得,自己在人家眼里可能什么都不是,因为人家的阅历感悟比我多多了肯定。
■记者手记
梅婷的新剧拍完了。不知道是提前统一口径还是为什么,虽然这部戏的名字叫做《你一定要幸福》,但是,在所有的宣传活动上,记者提问的矛头都直指“苦情”,而梅婷每次都在一个劲儿地解释,这次演的这个女孩儿不苦情,这次演的女孩儿不悲惨等等。的确,从12年前在电视剧《血色童心》中让人印象深刻的出演,再到《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所引起的巨大反响,梅婷,早已是内地“苦情戏”女主角当仁不让的头号人选。就像她自己说的,你在某些方面表现得突出,别人就会忘记你还会做别的。c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