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央视新闻会客厅访单田芳:我的评书生涯(图)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4-11 20:14:55  来源: 

  单田芳:还完全不是这样,现在我们近几年来说,公司摸索着失败的经验,基本这路子走顺了,很好,公司也略有盈余。

  主持人:所以到现在来看,您每一步的决定您觉得都没有错。

  单田芳:在关键的时候几步都是对的,我感觉到挺自负,我说我肉眼凡胎,但是回过头来看了看这70年,所走过的这几步都是正确的,比方说我想当工程师,我想当医生,没当成,后来被迫捡起老行当,当时不愿意,通过这几十年来看,这路走对了。另外,在农村,关键的时候活不了,那真就活不了,我毅然出走,不知道哪儿来这么大的勇气,冒着那么大的风险,一下出去了,对了,尽管天天提心吊胆,但是某种程度还是自由的,我能保持一个好身体,这也算对了。我当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那么好的条件我不干了,我非退下来又写书,又录书,大伙都觉得惋惜,但是我回头看,也对了,这也算对了。后来到了北京,大伙劝我成立公司,我犹豫再三,后来也同意成立公司,尽管前头不太顺,后来走顺了,也算对了。

  主持人:应该说您到现在为止,整个这70年都跟评书也很大的关系,反过来说,您觉得您带给评书的是什么呢?

  单田芳:应该这么说,这可能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我自从成立这个公司,现在我们通过大家的努力,遍布全国有个评书网,叫单田芳书场,不包括电视台,都是广播电台,这个书场多达六百来家,五百多家,六百来家。

  主持人:在哪儿都能听见。

  单田芳:哪儿都能听见,走到什么地方都能听见,无疑就是把黄河流域的评书文化推到南方,推到中国各个角落,使不明白评书的人也懂得,还有这么门艺术叫评书。这个市场竞争现在如此激烈,要是没有我在电台坐镇,没有我一套书挨着一套书这么录,没有我们多年的努力,普及不了这么广,恐怕评书不那么好过,能把评书事业支撑到今天,我觉得我立了点功。

  主持人:学评书都是徒弟跟着师傅,师傅对徒弟口传心授才能后继有人,您为什么没有带徒弟呢?

  单田芳:没遇上合适的。另外一个我比较忙,带徒弟得耐心,徒弟这就是累赘,你别认为一句话说有徒弟,徒弟得住到我这儿,跟我形影不离,我抽时间就得给他点拨,给他上课,我到哪儿他得跟着我到哪儿,我到外面演出他也得跟着,我录像他也得跟着,那很操心,是个累赘。

  主持人:可是现在有人说能够独挡一面说书的,现在全国不超过十个人,可能再过三十年就没人能说了,您有这个担忧吗?

  单田芳:每每谈到这个问题,我也感到很忧虑,评书是百花园中的一朵小花,弱不禁风的小花,京剧、影视界是大牡丹花、玫瑰花,我们是小花,而且表演形式也单一,一个人一台戏,很难的,惟一想解决的办法就是成立培训班,成立这个班那个班,有块地方,把广大的评书爱好者集中起来,由我们请名家上课,这样可能还能继承下去。

  主持人:您看现在,以前说相声的前途也令人担忧,突然蹦出一个郭德纲,大家觉得相声也有希望了,您觉得能这么看吗?评书界有没有评书界的郭德纲能突然出现?

  单田芳:很难。两种形式,相声的队伍比我们大得多,拿北京来说,相声名有家多少,天津有多少,说书的才几个?跟人家没法比。

  主持人:像郭德纲的成名褒贬不一,您作为曲艺界的老艺人,您愿意评价吗?

  单田芳:我不愿意评价这些事儿,总之这是个好现象,后继有人,繁荣文化市场有什么不好?你刚才讲,如果我们这个行当能蹦出几个评书大家,那我们心里高兴,没有半点妒忌,因为他替我们支撑起来了,评书后继有人了,那有什么不好,但是不容易。

  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各个电台的评书节目中,几乎清一色是传统段子,描写现实生活的题材则是凤毛麟角,单田芳对评书艺术的发展有许多新的想法,作为评书大家,单田芳在创作整理传统评书的同时,也涉及近现代历史,如《百年风云》、《乱世枭雄张作霖》、《千古功臣张学良》等书。2004年,他又赶录了一部根据《九十年代大案要案侦破纪实》改编的百集评书《江洋大盗缉捕纪实》。

  另外,他还尝试赋予评书新的表达方式,比如最近他把评书三侠五义改编成动漫,打算吸引更多的孩子们观看,他还应邀当了旅游卫视的一档新闻节目主持人,用评书的方式说新闻,单田芳现在已经成为了评书界最为活跃的身影。

  主持人:您看这些传统评书,一代传一代,能够传到今天说明它特别有生命力,您现在说的这些新评书,您觉得它能像传统段子那样那么有生命力吗?

本新闻共6页,当前在第5页  1  2  3  4  5  6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水手

下一篇更精彩:w-inds大碟《THANKS》荣登G-music综合榜冠军

查看更多相关信息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