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配音行业内,似乎并不完全认同他的观点。邹俊伟是一名资深的录音师,他给影视剧录配音已经有十多年。圈子里叫配音师和他们一般都称呼“棚虫”,成天窝在录音棚里给人配音。他和沪上诸多的配音演员都非常熟悉。他表示,全国各地的配音演员都有一个圈子,上海也有,这个圈子的人还不少,大概有100多号,这些配音演员平时主要是给动画和游戏以及一些专题片配音,真正出色的也给影视剧配音的人占总数的六成左右。
邹俊伟认为,一些电视制作人不喜欢用内地的配音演员其实是一种“思维定势”的影响。“这种配音并不是特别难,关键是声音和角色的特质是否吻合,比如生意场上的实干派,肯定需要一个果敢的声音。只要挑选好了这种特质,我觉得只要是专业的配音演员都可以做到,因为一个配音演员的基本要求就是他的声音特质要可塑造出人物的个性,只要能合上,其实并不难。”
邹俊伟承认,一些观众习惯老配音,是因为这些声音比较有特色,“因为他们的发声习惯和内地的配音演员不一样,虽然有些配音老师也是早年从内地过去的,但多年在香港发展,即使是普通话,他们的发音会被听出一丝粤语口音,这可能会让观众觉得很特别。但其实国内的配音演员很多是科班出身,对内地的文化也更了解,其实更适合内地自己拍摄的影视作品。”
对此,本报记者昨天也联系上了罗嘉良的配音演员杜燕歌,正在录音棚工作的他抽空了接受记者的采访。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就为TVB电视剧配音的他表达自己现在还是非常忙,相比很多明星演员一般都是一段时间只拍一部戏,杜燕歌告诉记者自己手头有两部戏正在配。另外,内地找他配音的邀约也非常多,所以有时候是忙不过来。他并不排斥一些影视剧作品用新人,更觉得有新人才能让这个行业有更多新鲜的血液。
“声音配脸”思维定势难改变
业内思考
配音不只是简单地念台词
在很多人看来,配音不就是念台词吗?其实完全不是这样一回事。很多配音演员就直言,配音不是一个简单活,它不仅需要好的声线天赋,还需要后天的练习,更需要感情。
对于好的声线天赋,见过很多配音演员的邹俊伟认为,最重要的是声音要有很强的可塑性,所谓可塑性就是可以塑造出角色的特点。很多人觉得这点很简单,其实不然。一位业内人士就直言,杜燕歌的声音之所以有魅力,其实有其先天优势,“声音富有磁性和张力,且略带鼻音,最适合配机智风趣甚至带点油腔滑调,这种类型就比较适合会哄女生的男人角色。”由于古天乐、罗嘉良、江华等明星常会出演这类男生,所以杜燕歌便常固定担任此两人的角色。该业内人士更如此形容杜燕歌的声音:“可以完全不说一个"爱"字,但能在风趣幽默中总能体现对女孩的关爱,把女生逗得在伤心绝望之时还是对他死心塌地,用一句俗话形容就是:玩世不恭的外表下藏着一颗真挚火热的心。”
一个好的配音演员还需要对声音的控制力。这种控制能力,周星驰的御用配音石班瑜最能体会。很多人觉得星爷之所以请他给自己配音,是因为上天给了石班瑜一条像周星驰的嗓子,但很多人不知道石斑瑜模仿周星驰的讲话方式背后的难度。他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由于周星驰说台词随意性很大,语调、语句长短经常变化,有的腔调拖到不可思议的长度。刚开始给周星驰配音,有时一条要重说十几遍。而且星爷平时有特定的表情和动作,而表演过程中会有他特殊的表现方式,“比如他演孙悟空时,总会不自觉地加入一些"哦哦"、"哼哼"之类的猴子发出的声音,必须对他有完整的把握,才能抓住神髓。”此外,他也透露,给周星驰配音,最重要的是发挥出语言的创造性,比如不用“你先走”,而用“你走先”,这是粤语口语用法,很适合周星驰夸张的艺术表现方式。
很多人一定还记得《大话西游》中,至尊宝对紫霞仙子那段经典对白“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但我没有珍惜……”这段配音其实就不仅仅考验石班瑜的声线和技术,更要融合进感情。石班瑜透露,此前他特别先分析了这句话的感情:“75%的真诚,加上25%的虚伪,为了立刻打动女孩子,还得带有一点哭腔。”他把那段话背下来,进录音棚后,特别让人关了灯,然后自己哭着说出整段台词,一次就OK了。
一个好配音,对影视剧制作来说也并非小事。段东涛就直言,就拿电视剧来说吧,因为同期声对环境的要求很高,不能有嘈杂音,风声和雨声都会有影响,不仅需要更多的人手来维持片场安静,还有很多戏就要调整档期等,所以就会拖延整个进程,增加拍摄成本,平均估算的话,用同期声的成本会比后期配音要高至少高三成,所以很多电视剧受成本限制,会用后期统配的方式,但后期配的质感肯定不能和同期的比,包括演员的情绪所说的台词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配音只能靠揣摩,而不是现场是真情实感,这对配音演员的要求就非常高。另一方面,他也坦言,即便是拍摄时录同期声,但一般也仍会有20%左右的声音是需要后期的时候来补录的,所以配音演员对一部影视剧来说非常重要。
观众观点
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观众确实倾向于老牌的配音演员。一位曹姓女大学生观众就直言,平时喜欢看TVB剧,已经习惯了很多人的声音换了就会不习惯,“这其实和生活里一样的,一个你很熟悉的人,脸还是原来的脸,但突然声音变了,你就会觉得别扭。”
而白领观众林小姐坦言:“不少老配音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就是因为他们演绎的原声富于了经典剧集演员鲜明的个性形象,观众也习惯性地对其进行了对号入座,似乎这个演员的形象与他的声音早就被置于一体,这就是他的声音,这才是他的声音,所以一个新的配音除非非常符合角色特点,不然就会让我不习惯。”
也有观众认为,新生代配音演员并非难挑大任,“新配音演员也具有他们的优势,许多老的配音演员的声音已经基本定型,而新的配音演员的声音更具可塑造性。”
观众盛先生则直言,只是在专业上,一些配音演员对人物形象的揣摩和领悟需要进一步的升级,将自己与角色的人物、性格、年龄、特点融为一体,也完全可以塑造全新的经典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