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忆宋哲元残杀俘虏:有些脖子不硬 砍几刀才死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7-28 14:58:15

  当屠杀进行的过程中。宋哲元和张维玺却端坐在关帝庙门口,一面喝茶,一面谈笑,好像若无其事地在欣赏一种什么戏剧的表演一般,声容不为所动。

  在这个杀人场所的周围,还布置下森严的警戒部队,如临大敌。但宋哲元并不禁止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偎到警戒线外前来观看杀人,他还召集各部队营长以上的军官,到现场看杀人的实况。

  当这五百俘虏约摸杀到三分之二以上的时候,有一个年轻俘虏被架着奔向枯井,在眼看就要丧命的一刹那间,突然从看热闹的老百姓人丛中跑出一位农民老汉来,飞奔上前抱着那个年轻人,大喊一声“我的儿呀!”笔者急忙上前询问缘故.据那位老汉说:他是凤翔城外附近农村的人,他的儿子本来在家务农,向来不会为非作歹,半年之前进城赶集卖柴禾时,被“党拐子”的队伍拉去当兵,刚当上兵,凤翔城就被围困起来。据位老汉最后哭诉着说:“我的儿子并不愿意去当兵吃粮,他也役有造过什么罪,即便作过什么孽,也都应该上在‘党拐子’的账上。你们要杀我的儿子,真是天大的冤枉,那真是老天爷瞎了眼睛啊!”他说罢,死死地抱着自己的儿子不放,又说:“你们如果一定要杀我的儿子,那么就请把我自己先杀掉!”笔者把他们父子俩都带到宋哲元、张维玺的跟前,将上述情由说明后,因为深知宋哲元的人情是不容易求得到的,就连忙向着张维玺说:“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这个老汉能以及时赶到这儿来,认出自己的儿子,确是这个俘虏命不该绝,还是请总指挥开恩饶他一条活命吧!”张维玺没等宋哲元开腔,就急忙抢先说:“就让他老子把他带回家去好了!”这一对濒于绝境的爷儿俩,就千恩万谢地磕了几个头,然后头也不敢回地走去了。

  六、尾声五百俘虏全部杀完之后,宋哲元遂即集合在场观看的首长以上军官下命令说:“在各师、旅、团拘押的俘虏,限令你们都在今天夜里一齐把他们杀掉,一个也不许留,一个也不许放!”于是另外的四千五百多名俘虏中就有三千几百名都在那天夜里遭到杀戮.唯独第十三军的第十七师赵凤林师长,认为这种搞法不仅太惨无人道,面且也违反古今中外所共同遵守的“优遇已无战力的俘虏”人道主义准则。但他不敢公然抗拒宋哲元的命令,只好背地里私自对他所属的旅、团长们说:“宋主席的命令谁也不敢不听,你们如果忍心愿意把这些人都杀掉,那就照着命令行事,如果你们愿意积一点德的话,那就可以酌量办理。”旅、团长们问道:“所谓酌量办理,到底是应该怎样办呢?”这位赵师长说:“多少杀几个应付一下,其余的趁着夜深入静悄悄地都把他们放走,不就得了嘛!但这只是我个人的意见,你们如果愿意照着我的意见行事,就必须严守秘密,不能走漏一点儿风声,如果被宋主席知晓,我们谁都会吃不消,”在这种紧急情况下的结果是:被分配在这个师中应杀的俘虏,实际上倒霉被杀的不到一百个老弱残兵,而一千数百个青壮年都幸运地得到虎口余生。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