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会上一些关于盗墓的灵异小说非常流行,比如《鬼吹灯》,《盗墓笔记》等等,讲的都是一些关于盗墓贼在盗墓的时候遇到的种种灵异的现象,那可是既惊心又恐惧。
三十多个工作日过去了,终于墓道里的碎石被清理干净过后,一条甬道显露了出来,但墓道尽头一块巨大的封门石却挡在专家的面前,封门石的出现使得塔拉更加相信他们即将开启的墓室毫无疑问地属于一位神秘的契丹贵族,因为在和中原地区的频繁接触中,生活在草原上的契丹人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契丹贵族死后的埋葬方式上。
辽代早期墓葬的形制和唐墓和宋墓是一样的,墓葬形制是一样的,所有它的一些贵族的埋葬方式,也就汉的方式,完全是汉化的东西像我说的那个墓道中间的填巨石,大石头把那个墓道封死了,唐代的贵族全是拿大石头把墓门封死,它用的是这种方式。
封门石的存在暗示着墓主人身份的不一般,但是移走这块巨石却成了一个大问题。
张亚强:这个封门石很大很大,有两米多长,宽有一米五左右,厚五十公分左右,很巨大的。
主持人:说起封门石去过十三陵的朋友们可能都有注意过,就是一块大的时候封在墓穴的出口,在中国古代的墓葬中,封门石通常是用来防止后人盗用而专门设置的,在一些墓葬中也常有封门砖的出现,但是相比封门砖,封门石则显得更加磁实,防盗,也更显得埋葬者地位的高贵。可就是这个当年的古人为了防盗而专门设置的封门石也难倒了一千多年后的考古专家。现在我们看黑板啊,这是一个简单的吐尔基山墓外景的草图,上面是采石头的矿山,墓就在山的半山腰,这个墓道就这样延伸了下来一直到墓门外30米的地方,由于当时吐尔基山这个墓葬地方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墓道是越往里越狭窄,根本进不了大型的机械化设备,而且更不可能使用炸药,所以只能靠人力来把这个封门石移走,于是20多位考古人员花费了很长的时间用绳子拖,用木头撬才把这个巨大的封门石给打开,那么封门石打开后考古人员又看到了什么呢,他们是不是就直接看到了墓穴的全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