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远征军强渡怒江后,迎面遇到的第一个大障碍就是松山。松山雄踞怒江之滨,俯视着怒江峡谷,滇缅公路就在它的脚下蜿蜒。此山因长满松树而得名。1942年日军进攻怒江防线失败后,便选择了这个扼守怒江沿线的制高点作为防御重点,花一年多时间,动用一个工兵联队外加大量中国劳工在这里修筑工事。特别是在其主峰,日军在阵地上不仅构筑了密如蛛网的战壕、铁丝网和明碉暗堡,还在山顶上修建了两个大的主堡,主堡下面有三层地道连接着各个火力支撑点。
主堡的建筑极为坚固,内部有钢筋和圆木加固,外部除了有坚固的水泥墙外,还加了很厚的复盖层。工事建好后,日军“缅甸派遣军”司令官河边正三、第十五军军长牟田口廉在五十六师团长松山佑三的陪同下,到松山视察主堡的抗毁坏强度。日军用150毫米的大炮和重达500磅的航弹对主堡进行直接轰击,结果未能损伤其一根毫毛。于是,日军得意了,扬言松山能够坚守11个月以上,中国军队不死10万人休想攻占松山。守卫松山的是日军五十六师团一一三联队之一部,总共只有1260人,加上其他几个附属阵地,守军共约2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