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汪日章日记》透露:西安事变“被逼的”?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21 10:46:54

  记录国民党溃败轨迹

  身处政要之旁,使汪日章更容易看到国民党官僚体制中的弊端和官场的腐败。下面是他写于1941年5月10日的日记:

  “与孙希文晤谈,并晚餐。谈目前行政组织及幕僚长均各不健全情形,甚详。有亡国现象,为之唏嘘。”

  孙希文也是蒋侍从室内的重要文员。早在1941年,汪、孙两人已从国民党官僚体制中的弊端看到了败亡的危险。汪后面的日记则揭示了体制弊端和官场腐败的具体现象:

  “环顾国内各机关办事效率往往互相抵消,人员仍为老朽之辈。政治路线不重经济,十余年来仍在政治上、人事上打圈子,社会恶势力藉以养成。人力、物力浪费于私人斗争。瞻念前途,不寒而栗。”(1944年2月4日)

  “近来政府用人,多不学无术者。贪污败坏层出不穷,民间已少信仰。有言‘读书者不能做官,做官者不必读书’。充斥于仕途者,大率粗俗不堪之人、利欲熏心之人。则国何以治?人民将焉得安居而乐业乎?”(1945年1月21日)

  “在宣铁吾家详谈国民党腐化,经济政策不合人民与时代要求。总的失败,似应亟起挽救之。”(1945年8月7日)

  可见,在抗战胜利之前,国民党政权已经露出破败之相。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的腐败越演越烈,激起了老百姓的公愤。汪日章在自己的日记中无奈地写下了“不但人心已失,即官心亦失矣”的话。

  汪日章一直对蒋介石是相当迷信的,并把希望寄托在蒋的身上。然而,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穷兵黩武,发动内战,巨大的军费开支,把整个中国经济推向了崩溃。

  1947年2月15日,汪日章在日记中写下了:“抗战胜利以来,满望生活改善,但今日百物高涨,江河日下,洪水猛兽相率而来,浸浸逼人,令人有与之偕亡之慨”等语。

  1947年6月26日晚,汪日章去朋友朱星门家吃饭,席间,“朱大谈政府应即交让与共产党,因为如此下去,无办法,且生灵涂炭。”汪在日记中不仅记下了朱星门的话,还认为:“他的论点亦有是处。盖目前官场实在太腐败也。”

  《汪日章日记》诠释了国民党在大陆溃败的原因:失了民心,还失了官心(正直官员之心)。

  大陆解放前夕,汪日章曾在广州徘徊多日,最终还是没有去台湾,其中的重要因素应该是:他对国民党政权已丧失信心。张学勤 吕红 吴新宇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