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长征前夕:一支挺进到福建敌人后方的红军别动队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6 07:28:29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斗争进行正酣之时,一支数千之众的红军队伍从中央苏区的首府瑞金出发,穿过硝烟弥漫的战场,向敌人的后方挺进,去执行中革军委赋予的“别动队及游击队的任务”,这支部队历史上被称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最为关键的时刻,中革军委将这支部队派往敌后,并赋予四项特殊使命:(1)在福建、浙江发展游击战争,创造游击区域,一直到在福建、浙江、江西、安徽诸地界建立新的苏维埃。(2)开展福建、浙江的反日运动。(3)消灭敌人后方的单个部队,特别是在福建及浙赣边境上的单个部队。(4)深入到敌后方去,经过闽江流域,一直到杭江铁路及安徽的南部,以吸引敌军将其兵力从中央苏区调回一部到其后方去。

  一、向白区挺进

  1934年7月初,中共中央、中革军委颁布《关于组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给七军团的作战训令》,决定由红七军团组建成北上抗日先遣队。7日,红七军团3个师6000人携带《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等文告160万份和各类后勤物资500余担,于9日从瑞金进入福建境内长汀县的童坊,随之进入连城县的罗坊、塘前一带,原本接中革军委电令拟配合红二十四师打击“围剿”苏区的国民党东路军第四纵队李延年部,后因敌情变化改变计划,继续向永安挺进。

  永安是连结闽中与闽西的交通要道,作为国民党专员公署所在地的永安,筑有坚固的城墙,由卢兴邦五十二师的一个旅把守。此时担任护送红七军团渡闽江任务的红九军团,接到命令后迅速从江西出发,经石城、宁化、清流向永安进发,其先头部队于7月9日晚进入永安小陶镇西北面的凹头、牛乙坑、高际坑、石峰一带,随之进占小陶镇,在小陶构筑起一道防线,密切注视驻扎在连城、清流两县的国民党八十三师、三师、九师的动向,等待红七军团的到来。

  7月15日,红七军团主力由连城塘前、尧家畲进入永安境内洪沙,与红九军团先头部队会师后,经麟厚、冷水溪、大小吴地到达漳平县境内的香寮。随之兵分两路,一部经洪田、湍石、上石、西洋,占据永安城郊的黄历、桂口,对永安城形成包围之势;另一部经桃源直逼大田。与此同时,红九军团主力也于19日抵达永安,与红七军团一起对永安城形成了钳形包围,造成攻城之势。城中守敌慑于红军声威,紧闭城门龟缩城内等待援兵。为解永安之围,国民党派出3个师又18个团的兵力急忙向永安逼进。红七军团趁敌军未弄清红军战略意图,迅速将阵地移交给红九军团后继续北上。

  7月21日,红七军团经宋京、莲花崎直抵大田城西白岩山。驻守大田县城的县长和一个连的守军,闻讯惊恐万状,急忙弃城而逃。红七军团顺利进占大田县城,缴获步枪10余支,无线电台和电话机各一部,食盐万余斤。红九军团在敌增援部队来到之前,对永安虚晃一枪后便撤掉永安之围,也随之进入大田县城。在大田期间,红军拆除城墙的城垛、烧毁了民团的炮楼,并召开贫苦群众大会,宣传党的革命主张,深入到农民中去组织了农民协会,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使这个白区县的革命热情空前高涨。

  红军占领大田县城后,“围剿”中央苏区的国民党东路军总司令蒋鼎文急忙调集两个旅的兵力向大田扑来,企图堵截红军北上。23日,红七军团和红九军团近万人分三路冒雨离开大田县城:一路经周田、汗岭岬、许思坑、湖美,二路经温镇、京口,三路经京口、洪坑、七星洋、宏才、大才等地,三路人马先后抵达高才坂会合,准备由此渡过河。由于适遇山洪暴发,河水湍急,给部队的过河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争取时间部队决定强行过河,由19名战士组成突击队带一条大棕绳泅水过河,将大棕绳系在河两岸的树头和木桩上,然后向群众借用杉木扎成木排,上面横铺木板、门板等,搭成临时浮桥顺利过河,向尤溪县继续挺进。

  红七军团分两路进入尤溪县,一路经乌厝坪、四科亭、街面霞尾、古迹口到达蒋坑;一路经奇韬、东佳、坎里到达蒋坑。尤溪县的国民党守军闻风匆忙向顺昌方向逃窜,土豪劣绅也沿尤溪而下逃到尤溪口。然而,红七军团并没有进占唾手可得的尤溪县城,一路急行军绕道经台溪、星明、上潭、汶潭、梅营,在河边一面进行短暂休整,一面派工兵召集船民星夜连船搭桥,顺利过河。红九军团一部经南溪向尤溪口进军,另一部向葫芦山挺进,警戒延平方向的敌军动向,掩护红七军团行动。在红九军团的配合下,7月29日,红七军团一部占领了尤溪口,“从卢匪兴邦后方办事处里,搜出了五百余箱日本人造的炸药及大批炮弹”。30日,又乘胜挺进到闽江南岸的樟湖坂,“在离樟湖坂很近的地方遇到保安团匪两连(一个步兵营、一个机枪连),立即将其全部消灭,计缴获步枪百余支,轻机枪二挺,驳壳九枝,俘虏百余名”。并击溃周边的大刀会七八百人。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