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周恩来给白崇禧改讲稿?揭秘特殊的“潜伏”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6 00:54:20

年轻时代的谢和庚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1933年至1942年,谢和赓曾担任过吉鸿昌的秘书、国民党军副参谋总长白崇禧的秘书、蒋介石大本营国防会议秘书、国民党中央军委秘书、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秘书……但自始至终,他都是一名共产党员。

  连升八级的吉鸿昌秘书

  谢和赓1912年12月出生在桂林一个书香门第。但他受二哥谢铁民的影响更深。1927年,谢铁民不幸被捕就义,新中国学社被迫解散。1932年秋,一封西北军爱国分子的油印信打破了谢和赓平静的求学生活,谢和赓奔赴察哈尔抗日前线,参加了西北军。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5月,抗日同盟军成立。当了3天三等兵后,谢和赓被吉鸿昌委任为上尉秘书兼司令部教导队教员,成了一个连升八级的“火箭炮”式的军官。由于抗日同盟军实力太薄弱,在日、蒋的夹击下,于9月宣告失败。

  随着日军侵华步伐的加紧,共产党的战略方针由过去的“反蒋抗日”逐渐发展为“逼蒋抗日”,并决定利用国民党内部各派系之间的矛盾,借力打力,达到“逼蒋”之目的。中共派宣侠父、谢和赓参与到对桂系上层的统战工作中。

  随意出入李宗仁、白崇禧住处

  1934年元月,冯玉祥照吉鸿昌的意思给谢和赓开了封介绍信,又答应请李济深向李宗仁、白崇禧推荐谢、宣二人。由于桂系在崛起过程中得到过李济深的支持和帮助,李、白留下了宣侠父和谢和赓。

  没有带兵打仗的经历,如何能展现自己,在桂系内部站稳脚跟?谢和赓决定从文入手,用自己最拿手的东西去打动人。他很快撰写了《半殖民地的中国经济概观》 -书,以自己和同学马仲孚(白崇禧内弟)合着的名义出版,又请白崇禧的高参刘斐作序。之后,谢和赓又接连写了《论美国倾销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谈广西的对外贸易》等几篇文章,分别呈给李宗仁、白崇禧加以指正,受到二人的欣赏和器重。

  白崇禧人称“小诸葛”,很爱读书,谢和赓就依靠自己的读书经验,再根据白崇禧的喜好,每周精心选择三五本书放在白崇禧的床头柜上供他阅读,深得白崇禧的欢心。

  一次,白崇禧岳父在桂林出意外骨折了,他走不开,问谢和赓能不能帮他跑一趟。此时只有用日本零件组装起来的教练机可用,可靠性不高。谢和赓不管这些,马上在当地找了一位名医飞往桂林。白崇禧的岳父得到了紧急救治。白崇禧非常感谢,硬要塞给谢和赓200元聊表心意,谢和赓坚决不要。这件事让白崇禧对谢和赓的好感急剧上升。

  1934年冬,谢和赓被派任广西工商局研究员及建设厅工商科一等科员。他起草了一些计划和章程,迎合了当时桂系自治、自卫、自给的三自政策,受到了李宗仁和白崇禧的嘉许。当差4个月之后,谢和赓即被授予一枚第五路军总部的“特别出入证章”,凭这个证章,无须岗哨通报,可随意出入李和白的住处。

  长信直呈白崇禧

  1937年8月2日,蒋介石邀白崇禧赴南京共商抗日大计。李宗仁一方面对形势判断错误,认为日本人不可能行动太快;另一方面十分倚仗白崇禧的足智多谋,担心蒋介石搞阴谋诡计。白崇禧也举棋不定,一时难以抉择。

  谢和赓十分着急。他担心过多的猜测最终会导致合作的搁浅,于是连夜写了一封长信直呈白崇禧,表示抗日救亡必将成为国家生活中的主题,在这种时候蒋介石不会也不可能一意孤行。建议白崇禧以民族利益为重,迅速赴京。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面抗战,而桂系才能借机打出广西,把自己的力量深入到蒋介石的统治区,从而提高桂系在全国民众中的声望。李宗仁、白崇禧才会成为广大人民拥护的英雄。

  8月4日,白崇禧飞赴南京,临行前要求谢和赓一同前往。

  自8月5日起,谢和赓开始在白崇禧办公室中处理日常的文件和函电,成为白崇禧的机要秘书。9月,在白崇禧的推荐下,蒋介石又委任谢和赓为大本营国防会议的唯一秘书,在秘书长张群的指导下,作国防会议的记录和会议需办的事务工作。

  进入10月,日本人步步向首都南京靠近。谢和赓总结抗战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写成了一份一万多字的建议书--《全民性全国军事总动员纲要》。此时已成为蒋介石头号智囊的国民政府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对此文大加赞赏,采纳了其中的一些意见,将其归纳为“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一时成为抗日名言。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