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毛泽东的一个“不”字避免了波苏流血冲突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6 00:54:17

  唱反调引发悲剧 八中全会一再中断

  为什么赫鲁晓夫要到华沙去?这要从哥穆尔卡的复出说起。哥穆尔卡是波兰统一工人党创始人之一,1943年底接任该党中央第一书记。1944年7月,他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波兰道路”的主张。1947年9月,哥穆尔卡曾反对成立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不同意情报局要求东欧国家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决议……这都表明,哥穆尔卡是一位敢于同斯大林唱反调的人,这也注定了悲剧终于在他身上发生。1948年8月,一顶“右倾民族主义错误”的帽子扣在了他头上,他被撤去工人党总书记的职务,被开除出党,后被捕入狱。

  在赫鲁晓夫看来,哥穆尔卡的东山再起就是反苏反社会主义的右派翻天,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他闯进华沙,就是要阻止哥穆尔卡上台。

  但赫鲁晓夫忘记了,正是他所作的反对斯大林的《关于克服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为哥穆尔卡的复出打开了大门。这份报告加剧了波兰政治、社会矛盾的发展,人们纷纷要求公开过去十余年的种种真相,并要求为哥穆尔卡恢复名誉和职务。在日益激烈的呼声中,波兰人民流露出对苏联的不满情绪,反对苏联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干涉,要求实现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波兹南事件后,奥哈布很快失去了控制局势的能力,并让位给哥穆尔卡。

  根据波党提出的政治局候选人名单,苏联不喜欢的“右倾民族主义”分子哥穆尔卡将被推上台,出任波党中央第一书记;苏联派到波兰掌管波兰军事大权的苏联元帅罗科索夫斯基被拉下马。这被赫鲁晓夫诠释为典型的反苏政变。

  赫鲁晓夫不请自来,虽然未能出席波党的八中全会,却迫使波党改变了全会的进程。会议一开始,奥哈布就匆忙宣布了会议议程,建议先增选哥穆尔卡等4人为中央委员,然后中断会议,并授权哥穆尔卡同苏共代表团会谈。这就迫使赫鲁晓夫面对波党中央已确定了哥穆尔卡领导地位的既成事实。随后,奥哈布宣布会议推迟至18时继续进行。

  当天下午18时,八中全会复会。由于波苏两党会谈还要继续进行,全会再次推迟至第二天进行。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