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秉承毛主席大兵团作战的思想,打了一辈子的仗,对大兵团作战,有切身的体会。他认为大兵团作战,最能解决问题,还必需向大兵团的歼灭战发展。
毛主席对大兵团的歼灭战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我军必须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即集中六倍、或五倍、或四倍于敌的兵力、至少也要有三倍于敌的兵力,去消灭敌人。”又说: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毛主席的意思很明显,歼灭敌人一个师,就少一个师,这最能看出敌我力量的不断变化。因此他就要求军事指挥员,无论如何不要打消耗战。
粟裕对主席这个思想贯彻是好的,执行是坚决的。打大歼灭战就要创造条件,怎么创造条件呢,那就是部队要发展,要壮大,打仗的本领要提高。
粟裕评说诸葛亮
在粟裕论述大兵团歼灭战时,有人问粟裕,诸葛亮是不是军事家?粟裕说:“不是”。作为军事家、战略家的粟裕,对诸葛亮是很有研究的。他认为,诸葛亮是刘备的一位政治谋略家,打仗不行,更算不上军事家!
即使按《三国演义》的描写,他最主要打过两次胜仗,也就是“两把火”:火烧新野,火烧赤壁。而后一把火还是周瑜烧的。六出祁山,当时魏强蜀弱,而他采取正面推进,相持的办法,他又不会用迂回、包围、分割的办法打歼灭战,怎么能以弱胜强呢?所以说,诸葛亮他不是军事家。
人们对粟裕擅长大兵团作战的本领很佩服。不少领导当面问过粟裕,你的大兵团作战本领是从哪里来的,陶勇、王必成等人就这样问过。
粟裕说:“我除了跟毛主席学习外,主要还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战争的实践,使我学到打仗的本领,也使我在军事上获得了大丰收,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比较好的答卷。今后现代化的战争,也还是离不开实践,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必须牢牢地掌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