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真实潜伏:中共女谍报人员在蒋介石身边作记录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4 20:42:43

  她的奇美, 正是因“真爱”而铸就

  在展馆深处一角,沈安娜的照片和她曾常用的皮包,静静地摆放在一起。照片中的她,丹凤眼、皮肤白皙、身穿碎花旗袍,是个笑容安静、身材弱小的女子。

  如果我们将阎宝航发现情报的机警,看作在隐蔽战线上战斗的重要条件之一,那么沈安娜为我们呈现的则是在这条战线上工作所需的另一重要条件:坚忍。从 1935年到1949年,沈安娜每天都在敌营、每天面对敌人,“潜伏”长达14年之久。非有超常的坚忍与信仰的坚定,何足以堪。

  “龙潭三杰”李克农、钱壮飞、胡底构成了当年中统头子徐恩曾分外亲信的南京、上海、天津“铁三角”,“后三杰”之一的熊向晖是当年胡宗南分外亲信的侍从副官、机要秘书,而沈安娜,则在抗战时就成为国民党中央党部机要处的速记员。从此,举凡国民党中央的党、政、军、特重要会议,她往往就在现场担任发言记录。如今展馆的墙上,有一张1948年国民党党报《中央日报》上的大会现场新闻照片,蒋介石身边一低头记录者正是沈安娜。

  难怪1942年国民党五届十中全会上,民国元老张继哀叹:“提起共产党,我就汗流浃背。”接着话锋一转,直面蒋介石,当众大声说:“共产党就在你身边,你还不知道呢!”蒋介石拂袖而去。然而,张继说的却是事实。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策划第一次反共高潮,会前沈安娜就看到了会议机密文件《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关于共产党问题处置办法》等草稿原件,立刻抄报党组织。有如此耳目,就毫不奇怪:上午重庆蒋介石刚讲的话,下午延安毛主席就知道了。敌焉能不败?!

  正义的必胜,是因为人心对正义的真爱。潜伏的坚忍,是因为人心对信仰的真爱。

  这位在沪离休、笑容安静、身材弱小的女子,正是因此而奇美。

  她与她的战友们,正是因此而奇美。

  “湘江计划”, 敌竟因丧心而病狂

  针对周总理的“克什米尔公主号”暗杀事件大多知道,而另一起针对共和国主席刘少奇的“湘江计划”,恐怕还鲜为人知。和平年代,隐蔽战线的斗争依然惊心动魄,只是从战火纷飞的战场转向了维护国家安全、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国家安全教育馆第二展区所举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的卫士”四个事例,其中典型案例之一,就是“粉碎‘湘江计划’”。

  馆讲解员介绍:1963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首次访问柬埔寨。台湾间谍机关派出了上校级别的间谍张霈芝,先赶到南越西贡(当时越南尚未统一),向其设在南越的第三工作站人员面授机宜,随后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专门组建了“金边组”,在金边郊外的一所小屋中,进行了四个多月的间谍训练,并按计划在刘少奇一行自机场去皇宫的必经之路旁,租下了一栋两层小楼,从楼内底层悄悄挖了一条地道直达马路中心,要在里面放炸药搞暗杀。

  展馆现场的一具模型,详尽展示了这一计划:当汽车经过,就引爆炸药,汽车或被炸飞,或撞进坑道。当时的敌方指令丧心病狂:“切实了解刘少奇座车的行列位置,不论车上有无西哈努克,均应断然执行”,并强调“如若坑道爆炸不成,即执行第二方案,待刘少奇游览市区时,投掷手榴弹”。

  千钧一发时,卫士在行动。我情报部门及时侦察得知后,立即通知了柬埔寨方面,并召集人马组成访柬先遣小组,发动当地爱国华侨一起协助警方,终于在距离访问还有最后两天的4月28日深夜,成功逮捕了张霈芝等46人,并在那栋两层楼房的地下储藏室里,发现了一条深达15米的地道,里面两箱tnt炸药已经安放完毕。

  “湘江计划”,就此破产。

  从“炮轰天安门”到“克什米尔号”再到“湘江计划”等等,共和国的成长初期,隐蔽战线功不可没,亦已彪炳红色史册。

作者:  责任编辑:张 弘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