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从东风到红旗到海鹰:历数50年我导弹研发历程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3 15:33:49

  1970年4月,全面开展研制“海鹰三号”低空、超声速岸舰导弹。这种导弹采用先进的冲压发动机,具有抗干扰性能好、威力大的特点,1979年7月发射试验成功。

  鹰击反舰导弹系列。“鹰击六号”:20世纪60年代后期,就论证了空舰导弹的总体方案。这种导弹由机载发射,攻击水面舰艇,具有射程远、作战区域大、机动性能好等特点。1977年审定了空舰导弹武器系统方案,导弹用“轰六丁”飞机发射,命名为“鹰击六号”空舰导弹,路史光担任总设计师。“鹰击六号”导弹武器系统于1982年开始研制性海上飞行试验,空中发射4发均直接命中目标。1984年“鹰击六号”完成设计定型试验。

  “鹰击八号”:1977年9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鹰击八号”超声速反舰导弹研制方案,鲍克明、路史光、姚绍福先后任总设计师。“鹰击八号”采用两级固体发动机,具有超低空掠海飞行、突防能力强、命中精度高、一弹多用和小型化的特点。1985年9月进行导弹装快艇的设计定型试验。“鹰击八号”共有装飞机、舰艇的5种型号。在1984年国庆35周年的阅兵式上亮相,外国人惊呼中国有了“飞鱼”导弹。

  “鹰击一号”:1989年在第38届巴黎国际航空博览会上,我国展出了“鹰击一号”低空超声速空舰导弹。“鹰击一号”导弹总设计师是沈世绵。这种导弹的巡航速度为两倍声速,最大射程50千米,主动力装置为冲压发动机,具有突防能力强、弹小威力大、安全方便等特点。1979年开始飞行试验,1986年取得导弹发射完全成功。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举行的东海海域军事训练和东南沿海军事演习中,我国的飞航式导弹已有20多种型号,在技术上从亚声速发展到超声速,从液体发动机发展到固体发动机和冲压发动机,从单项制导发展到综合制导,在小型化、高精度、超低空、抗干扰方面获得很大发展,主要战术技术性能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