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通车之时就装好炸药:茅以升亲手炸毁钱塘江大桥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3 00:31:37

  轰炸的时候我正在第六号桥墩的沉箱里面和工程师及监工员商量问题,忽然沉箱里的电灯全灭了,一片黑暗……电灯一灭,大家以为高压空气也出了事,而没有高压空气,江水就要涌进来,岂非大家都完了吗?当时来不及思索,大家都恐慌起来……半个小时以后,电灯居然亮了……我跟着出沉箱,到外面一看,很奇怪,一切工作都停了,到处看不见人,整个江面寂静无声,只有一位守护沉箱气闸的工人在那里。他对我说:半点钟前,这里放空袭警报,叫把各地电灯都关掉,说日本飞机就要来炸桥,要大家赶快往山里躲避。接着果然三架日本飞机飞来投弹,但都投入江中,并未炸到什么东西。我这才知道战争威胁已经来到大桥。桥工未完,战事已起,这真急坏人了,铁道部和浙江政府都严令赶工,全体职工也尽自己最大力量。但整个大桥工地已经笼罩在战时气氛之中。其实就是在同日寇抢时间。日本飞机此后常来骚扰但始终没有伤及大桥本身。

  尽管以升为日军炸桥后如何尽快修复大桥做了很多准备,但他没想到的是,大桥最终的命运却是自己亲手将它炸毁。

  一直等到下午五点钟,大桥禁止通行,军人拉响炸弹,一声巨响,大桥被炸断。以升感慨地回忆道:“在大桥工程进行时,总工程师罗英曾出过一个上联‘钱塘江桥,五行缺火’。因为前四个字的偏旁是金,土,水,木,唯独没有火。可是上联出了以后迟迟没有人给出下联。没想到,炸桥后,五行不缺火了,桥却断了。”

  在和平环境中生活的人很难想象战争岁月给人们带来的伤痛。建桥曾是以升的梦想,也是他的成就。就在梦想实现的那天,刚刚看到自己的成果的时候又亲手将它毁掉。可以稍慰于心的是,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看见大桥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和便捷,当成千上万人涌上大桥的时候,他一定是自豪的。

  直到八年后的1946年,以升才接到修复大桥的命令,大桥修复完毕全面通车已经是1953年了。六十年后,当有人问起以升当年炸桥时的心情时,他说,“就如同亲手掐死自己的儿子一般!”

  痛苦的晚年家庭生活

  共产党对茅以升一直有很高的评价,同时也委以重任。武汉长江大桥建造期间,他担任中外专家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人民大会堂筹备和建设期间,他担任人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周恩来指定由他审定设计方案并签字,承担保证大会堂安全的责任。以升在回忆录中提及他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多次接见的情况。毛主席每次见到他时还称他为“本家”。每逢国庆节,他都会收到邀请,可以携家眷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但以升在多次政治运动中受到的压力,外界很少知道。但总的来说,以升因他的名气和声誉,一直受到周总理的保护,“文革”期间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

  解放初期,以升遇到的最大一件麻烦事就是私生活的曝光,据以升女儿茅于燕回忆:1950年时,中国掀起了“忠诚老实”运动,这给以升造成了沉重的思想负担。权桂云是以升的外室,解放后,以升曾经问过权桂云是否愿意离开他,权桂云当时只有二十五岁,不愁找不到如意郎君,但权桂云却不愿意离开以升,以升内心当然也不愿权桂云离他而去。但以升从未想过抛弃结发妻子,以升与传蕙感情一直很好。传蕙曾经患过严重的忧郁症,以升不想让妻子再次受刺激,因此他有外室的事情一直对妻子隐瞒着。本来以为也许可以相安无事,但“忠诚老实运动”开始后,以升被迫向组织交代了他的“资产阶级生活”也就是他置“外室”的情况。在公私生活完全不分的年代,是否交代自己的问题已经上升至政治觉悟的层面。在单位作出了交代,在家就不可能再隐瞒下去了,他不得不回家告诉妻子,这对他来说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一来担心妻子难以接受,再次犯病,二来不知如何处理权桂云的去留。但向妻子交代已经是迫在眉睫,不说不行了。

  以升在回忆录上说,一天,以升同妻子闲谈,妻子谈兴正浓,说到一位朋友的外室在上海报纸上刊登广告公开披露自己被遗弃的事情。传蕙说,外室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男人难堪。她还评论说,这一定是朋友的正室逼得太紧,逼她丈夫同外室断绝关系,丈夫没有办法,只好遗弃这位外室,外室便用这个方法来报复一下。传蕙的话给以升带来一点信心。以升想,看来妻子还是很大度的,也许会接受自己有外室的事实,这时候如果顺水推舟,承认外室的事情可能会被妻子理解。以升于是将他同权桂云从结识到在一起生活并有一个女儿等等事情大胆地对妻子说了。尽管以升料到这一坦白会使妻子难过,但他却没想到妻子的反应异常强烈。他写道:“妻子听了顿时变色,一语不发。”

  在感情问题上说别人都很容易,轮到自己头上就会反应强烈,好似放大了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传蕙得知丈夫有外室的事情非常难过,这也在意料之中。在传蕙眼里,丈夫为人正直,对自己从无二心,夫妻二人的关系始终和谐美满,她从未料到丈夫娶了二房。从此以后,传蕙心情一直不好。

  以升是十九世纪出生的人,婚姻完全是父母安排的,结婚时年仅十八岁,妻子常年多病,有外室的存在在当时也在情理当中。新中国要打破这些陋习,应该说是件好事情。但是新中国并没有建立起尊重个人隐私的习惯和空间,也不给那些既成事实的家庭解决问题的时间和方法,因此让很多家庭陷入痛苦和矛盾之中。以升在晚年始终被子女和亲友误解,给他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