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名被宽大释放的台湾间谍1976年1月30日乘飞机离开北京,取道福建沿海回台湾。图为他们登机时与送行者告别。戈春江/摄本报资料图
以近年来说,二○○○年至少廿名潜入大陆的台谍失踪,其中五人后来被证实遭大陆反间谍部门逮捕。“军情局”前官员表示,台湾军人大多不愿加入“军情局”,因为一旦踏足进去,意味要过冒险的生活。
台谍搜集军事情报,分战略情报和作战情报两大类,以针对大陆为主,工作范围广泛而危险,因为大陆反间谍能力很强,台谍往往一踏上情报战场,就被监视,成网中之物。台谍针对大陆的间谍活动,五十年死三千人,数字上颇惊人。如果把台谍案中的大陆涉案人员及被捕关进大牢的台谍计算在内,人数可能超过一倍,是一部间谍血泪史。
两岸之间是世界上最活跃兼最危险情报战场之一。
电子侦听
台湾“军情局”潜入大陆的间谍,任务包括搜集军事、政治、经济和科技等方面情报,以军事最重要,皆因直接影响台湾安危。台谍搜集大陆军情,主要针对三方面:瞄准台湾目标的导弹类型和数目、解放军最新动态、大陆军事防线之死穴。台湾军方认为,若能经常掌握这类最新情报,台军就能提高应变能力。
内幕消息透露,台湾“军情局”在两岸情报战的惨败,不仅是间谍落网,连监听网都无法正常运作,对“军情局”打击重大。台军在最接近大陆的金门和马祖,设有情报监听站,日夜对大陆进行侦听。金门岛设有伸缩性电视摄录系统,隐藏在地下掩体,情报人员通过电视摄录系统、监视屏和其它电子设备,就可观察或监听大陆沿海军事活动。如今,台谍网已被破,监听站曝光而遭大陆干扰,如同虚设。除非另想办法才能恢复监听能力。
台谍落网后,“军情局”利用电子设备侦听大陆情报的能力,大打折扣,皆因大陆已加强反间谍战线。被“军情局”利用搜集大陆情报的台商,缺乏专业素质,胜在有正当商人身份,不易引起大陆安全部门怀疑。军情局招募少数贪图小利的台商为间谍,本以为是奇谋,却未料到全盘败北。
目前在大陆投资的台商逾一百二十万人,估计投资总额达六百亿美元,对推动两岸合作和经济发展,是一股巨大力量。“军情局”的情报手段及陈水扁不择手段公开机密情报,使台商形象受到破坏。此事对扁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