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5日,东湖高新(600133)因重要事项开始连续停牌,随后该公司公告称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下简称“联发投”)高层入驻东湖高新成董事,原凯迪电力派驻董事撤出。至此,联发投借壳东湖高新的“暗恋”已明朗化。
回顾他们俩的恋情,可谓含含蓄蓄。2009年底,首次爆出联发投拟收购凯迪电力手中的东湖高新股权,意欲借壳东湖高新的传闻。但这仅是市场猜测。可传闻并非空穴来风,事实上,东湖高新在2009年以来数次被其大股东减持。
2010年初,两家公司的“恋情”小荷才露尖尖角。1月19日东湖高新公告称,1月17日,公司大股东凯迪电力
与联发投达成《股权转让协议》,联发投出资2.17亿元,购买凯迪电力手中14%的东湖高新股权,但凯迪电力仍持股15%居大股东,联发投为“老二”。
不过,似乎担心大股东地位“旁落”,凯迪电力随即发公告申明:转让事项完成后,凯迪电力仍持有东湖高新15%股权,仍为东湖高新大股东,对其具有控制权。公告还特别注明,此次交易未达证监会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标准,不构成重大资产出售。
当年3月20日,凯迪电力手中的14%东湖高新股权正式过户给联发投。至此,联发投借壳东湖高新的恋情终于八字有了一撇。
后来,联发投借壳东湖高新事项一直没有明显进展。到了7月,东湖
高新在股价异动公告中透露,公司第二大股东联发投向公司其它股东表示了收购股份的意向,但未获得结果,并表示未来3个月内不存在继续增持公司股份的可能。
峰回路转。去年12月15日起,东湖高新连续停牌。东湖高新随后公告称,拟与第二大股东联发投共同成立项目公司合作开发湖北省内的地产项目。而东湖高新日前发布的董事会董事的任免公告,已传递了重组取得进展的信号。
市场入士将近期东湖高新董事的任免视为今后管理层磨合的准备,甚至视为两家公司重组的前奏。至此,联发投借壳东湖高新的“暗恋”已明朗。本版稿件采写记者王大千
央企重组看军工,军工板块在央企重组大戏中首当其冲。2010年下半年以来的央企重组行情,让鄂股中航精机(002013)成为“大明星”。原本主营业务为汽车座椅调角器的中航精机,而今重组变成军工企业,并被券商集体看好,二级市场上,中航精机也一度连续9个涨停板,领跑鄂股。
2010年9月3日起,中航精机因重大事项停牌一个多月。10月22日该公司披露拟向中航工业、机电公司、盖克机电、中国华融定向发行约25035.99万股,购买包括庆安公司、
陕航电气、郑飞公司、四川液压、贵航电机、四川泛华仪表、川西机器在内的7家公司100%股权,收购价格预估为36.38亿元。该预案远超市场预期,注入的7家公司2009年净利润约3.3亿元,而中航精机2009年净利润仅0.3亿元,拟注入资产的净利润是现有资产利润规模的10倍。
中航精机重组方案一面世,中航精机便开始涨停之旅,其二级市场的股价从停牌前16.18元,一度涨至当年11月9日最高44.89元。如按当年7月2日创下年度低点10.04元计
算,中航精机去年全年最大涨幅高达447%,领跑所有鄂股。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公司已完成对中航机电系统7家公司的资产注入,公司作为中航机电系统整合平台的地位已确立,公司重组后,主营业务将转变为航空机电系统产品。
对此,多数分析师认为,中航精机完成资产注入后的估值水平大约在34倍,而行业的平均水平在75倍附近,公司投资的安全边际非常高。招商证券给出未来6个月目标价55~60元。
去年,湖北上市公司“绯闻”缠身~~~省联发投借壳东湖高新、“ST祥龙重组、武汉商业上市公司重组等传闻“满天飞”。本士分析师认为,受我省推出上市公司整合的政策影响,传闻较多是去年鄂股走势一大特点。
2010年初,鄂股就在省联发投借壳东湖高新的绯闻之中开始了新一年的征途。同年3月3日,市场上出现传闻称“省内一家报业集团要借壳精伦电子”,但不久精伦电子公告称,“此前市场上传闻的‘某报集团借壳一事’系无稽之谈”。
此后,市场上连续传出某出版集团借壳“ST祥龙、河南一大型企业借壳“ST祥龙等传闻。不过,6月2日至6月4日,“ST祥龙连续三个交易
日触及涨幅限制后,公司大股东武汉葛化集团表示其正在拟议与公司发展相关的重大事宜,公司股票自2010年6月8日起停牌。不过,此次重组并未成功,6月18日起“ST祥龙复牌,该股随后遭遇连续9跌停。
事实上,去年以来,除了上述几家上市公司传出借壳的绯闻外,包括ST迈亚、襄阳轴承、京山轻机、武汉中商等上市公司也都传出过各种重组绯闻,但后经求证均为市场上炒作的传闻,并无实质性动作。
不过,伴随着鄂股的各种绯闻,部分“绯闻主角”的股价也集体上行。2009年底,东湖高新爆出湖北省联发投拟受让凯迪电力手中公司股权,虽然该方案尚未通过股东大会,但市
场已猜测联发投意在借壳,东湖高新随即遭遇暴炒,股价一度从11元涨至18元,涨幅超过60%。在联发投买股方案获通过后,借壳轮廓逐渐清晰,东湖高新再遭暴炒。2010年3月2日,该股复权后股价创下23.09元的历史新高。据统计,该股自传闻以来最大涨幅近110%。
银河证券资深分析师高宏俊认为,眼下市场转暖,游资四处暴炒题材股,武汉上市公司不乏一些优质壳资源,借壳传闻自然不断。
中山证券分析师刘震认为,2010年市场上热钱涌动、个股行情活跃,导致题材股被游资暴炒。政策面上,湖北省加大资产重组力度等因素,也是去年鄂股借壳绯闻频发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