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街好位置多是民改商
笔者在西大望路12号院1号楼处看到,该楼正位于SOHO现代城东侧,毗邻十数条线路停泊的公交车站以及地铁一号线大望路站地铁口,它地处东郊市场、大望写字楼、SOHO现代城以及万达广场的包围之中,尽管红色的砖墙告诉我们这幢楼是这一带的老大哥,可吸引商家落户的魅力绝不输人。
附近的居民说,在这栋楼临街的一面曾经被一排平房挡住,二月将平方拆除后,楼房就马上被众店主看好。
1号楼临街的一层房屋已经全部开店,有服装店、电器店、美发店、内衣专卖店等共14家。其中一家服装店的服务员告诉笔者,老板租用了该房屋,半个多月的时间就开起了这家店。
租金一年8万元
在这幢楼的一层、二层和地下室入口的玻璃上都贴着招租电话。
一层的招租电话是一个自称店主的人,他表示,约10多平方米的店面一年的租金是8万元,每半年付一次房租,“行情好不好你自己考虑,如果你想租,我可以带你见房东。”对方表示愿意就房屋的客流情况进行介绍,只是表示租金不会便宜。而二层和地下室的招租电话的人坦言自己是租赁代理,他说,该楼直接临街,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那以后,原本用于居住的房屋尤其是一层的屋子,房东都纷纷将房屋出租,对方说,目前地下和二层的房屋都只剩一间,租金每月3000元,其他屋子已经全部出租。
小区内店铺林立
笔者随后在北京朝阳区金台路路口,也看到一些近期将一层住房改成的小店,都经营着各自的项目。而民房商用的事例是我们屡见不鲜的。站在小区里面抬头仰望,就会看到红色灯管照亮的“足疗”字样,以及朝外贴着的价格标签,联系电话等等。足不出小区就能找到正在经营美容、美体、足疗、服装的各色店铺。
在各个小区内,这样民宅商用的例子更是屡见不鲜,在北京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把禁止民宅商用的规定删除之时,我们看到更多的民宅正在变为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