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 页 加为收藏

县公安局长哪来的钱买500万的别墅?

来源:搜狐 时间:2009-04-30 16:44:41


自从在两会期间成为热点话题之后,关于官员财产公开的议论继续深化。本月早些时候,湖南省浏阳市发布了“官员财产公示”的通知,要求科级官员申报个人收入、个人财产及子女就学和入股投资等情况。这似乎意味着,官员财产公开开始变成行动。然而,这一项举动令人想起了十多年前开始的官员选举。这样的选举不是从国家主席、总理开始的,而是从最低一级行政主管,村委会主任开始的,而且至今仍停留在这一级。官员财产公开,也不是从主席、总理开始的,甚至不是从市委书记市长开始的,而是几乎是最低一级的干部 -- 科长 -- 开始的。与选举一样,为什么官员财产公开不能全面展开呢?据说,官员财产公开面临一些重大的“难题”。

据报道,97%的官员都反对官员财产公开,并列举了其所面临的一系列“难题”。申报财产得民心不得官心。根据中国媒体列举出来的,主要有以下一些“难题”:

难题一:在中国实行官员财产公开成本太高,要设置很多人和机构去登记、核实。

设立与官员财产公开有关的机构并录用相应的人员的确会产生一些成本需要纳税人承担。 然而,如果不付出用于官员财产公开的成本的话,就要付出官员滥用权力的成本。后者之大,前者之小,是完全不成比例的。所以这个财产公开的成本是必须付出的成本。不付出监督官员财产的成本,就得付出官员滥用权力的成本。

难题二:灰色收入难以界定。

在中国,官员们除有高工资外,还经常“走穴”,如去剪彩、考察、考核、观摩、研讨、评比、讲课、咨询等,其中一些人因此获得大量的灰色收入,收了大量的出场出台费。一些官员担心灰色收入被曝光。但凡是灰色的收入,就是应该申报的收入。即便这些灰色收入来源于一定的利益相关方,不一定违法,但是,知道官员与利益相关方的这种经济联系对于公众来说也是有必要的。所以,灰色的收入即使难以界定,也要放到阳光下。再说,灰色的收入本身就意味着,它不是白色的收入。

难题三:官员财产公开在技术上有难度。

中央纪委的一位高级官员在两会期间列举了官员财产公开的一些技术上的难度:比如金融的实名制、现金流通、财产登记等制度。可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实行官员财产公开,恰恰有助于推动制度建设,加速中国的法治化进程。

难题四:官员及其家属对财产公开有抵触。更有人打出了传统牌,说“不露富”是中国的传统,而官员财产公开有悖于中国的这一传统。

一些官员更是以隐私权为理由,不认可财产公开。其实,那些对财产公开有抵触的人,可以选择不当官。既然要当官,就必须向公众证明自己是清清白白的。不是民众想了解官员的隐私,而是官员必须向公众证明,公共权力在自己的手中没有变成私利,并为此接受公众的监督。

难题五:实行官员财产公开有稳定之忧,可能对中国的政治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这也许是最大的“难题”。但是,如果官员财产一直不公开的话,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腐败假定!就是说,如果官员不敢公开你的财产,老百姓肯定认为你都是腐败的,老百姓只能得出官员因腐败而不敢公开财产的假定。如果不公开,就意味着腐败假定成立。本文一开始引用的短信就是明证。如此以往,必将带来的是更大的不稳定。

每个王朝为什么会有末年,就是老百姓断定每个官员都是贪腐的。而且这里面还有腐败加倍效应:官员贪污了一个钱,且不公开财产,老百姓就会认为该官员贪污了三个钱,并最终按三个跟这个官员及其背后的体制算账。根据加倍效应,被假定为贪污者最终要加倍支付成本。到那个时候再公开,已经来不及了。这是易算的政治账。由此可见,官员财产公开是一道不难的“难题”,是官员及其背后的体制不可回避的难题。
作者:  责任编辑: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最新评论共有 12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guest 来自(IP:125.113.30.*) 发表于:09-05-10 21:39:49
guest 来自(IP:60.182.178.*) 发表于:09-05-09 10:37:02 我是一名老党员,    这个老党员到处可以,是自己人 否   汗
1111 来自(IP:60.182.217.*) 发表于:09-05-10 21:03:37
据了解,2002年10月1日施行的《水法》明文规定了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都应申领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取得取水权后方可取水。《浙江省水资源管理条例》补充规定,在城乡供水管网未覆盖的区域,因家庭生活需要可免办“取水许可证”取用地下水,但也须登记备案。
guest 来自(IP:122.243.113.*) 发表于:09-05-10 10:18:20
在东阳哪有一个局长不住豪华别墅,这是正常的,有怎么奇怪的吗
guest 来自(IP:117.33.68.*) 发表于:09-05-09 11:00:33
语气坐在这里瞎猜,不如权威部门拿出证据来说话,为什么这时候我们的纪检监察部门总是失声,抑或总是落在新闻媒体的后面?
加入心中没鬼,为什么这么快把原发网站的文章全部删除?此地无银啊
guest 来自(IP:60.182.178.*) 发表于:09-05-09 10:37:02
我是一名老党员,最近我也关注了这个帖子。从公正的角度看,有的朋友讲的是客观的,但还有一些人,我认为是过激的,甚至是别有用意的。腐败并不是哪个地区或是哪个政党的专利,有的媒体或个人喜欢抓住某些政府官员、特别是公安队伍中的一些腐败现象来大肆宣扬,以吸引群众眼球,用片面和个案来定论整个社会。渲染一种社会黑暗、腐败的论调,我认为是不对的。公安队伍在我们这个社会上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打黑除恶中,公安局长不但要抵制各类人情关系,还要面对来自上级的一些压力,难免得罪一些人,甚至是政府官员。别墅爆炸事件一出,有的人乘机加以扩大。我不禁想问问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你用那些夸大的语言让群众对政府和公安机关失去信心,你的居心何在?我觉得我们党能够领导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是相当不容易的,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别墅爆炸这么大的一件事情,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相信组织上能够认真彻底地调查清楚。同时我还建议发布消极论调的朋友去看看《南京南京》,谢谢。
guest 来自(IP:222.61.241.*) 发表于:09-05-08 17:42:10
局长的侄儿在高中就乱搞
guest 来自(IP:122.227.0.*) 发表于:09-05-06 16:38:53
支持
guest 来自(IP:125.113.39.*) 发表于:09-05-03 22:17:54
我想现在的网络也是的,可以不负责任乱说一通,关键他的钱是不是合法的,他妻子辞职创办了企业,他的家庭很富裕的,难道就不能住了吗 ?
guest 来自(IP:220.191.231.*) 发表于:09-05-02 14:05:45
俞流江也是一个受害者,估计要赔偿不少钱
guest 来自(IP:122.227.6.*) 发表于:09-05-01 18:57:03
一个市级局长拥有一套价值四、五百万元的别墅,从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出发,我也支持有关权威部门做个调查,以还原事实真相。但在调查结论出来之前,我们应该以中间人的态度看待这件事情,而不是以个人好恶去攻击他或诋毁别人,应为任何事情都有他的两面论:作为一个纯粹的公务员,他是不太可能拥有一套四、五百万的别墅,但如果他的家庭在经商、办企业很成功,则拥有一套这样的别墅是很正常的事情,在加上他的家族办了集团公司,那么更加不在话下了。现在舆论的监督力是很大,但我们也不能肆无忌惮地乱评论,而是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去评论某一件事;而不是看到一个目标就去狂轰滥炸一番。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关注
图片新闻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