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 页 加为收藏

郭德纲悼念李文华:一代“蔫包袱”从此成绝响【图】

来源:深圳特区报 时间:2009-05-12 08:36:30
 

  一个貌不惊人的小老头,一个朴实无华的名字,一幅再普通不过的嗓子,但他总能从慢慢悠悠、无精打采的谈吐中出其不意地迸发出令观众捧腹的幽默火花。5月9日凌晨1:09,相声名家李文华因长年喉癌而引发的肺心病医治无效,于北京朝阳医院病逝,享年82岁。他那为观众熟知的“蔫包袱”也从此成为绝响。

  李文华1927年生于北京,1946年进入工厂做喷漆工,1962年调入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先后与刘宝瑞、马季、郝爱民、姜昆等人合作相声表演,特别是他与姜昆优势互补,精彩的搭档表演,段段活儿都充满着年轻人的激情澎湃,他们代表作有《如此照相》、《诗歌与爱情》、《我与乘客》、《时间与青春》、《错走了这一步》、《祖爷爷的烦恼》、《鼻子的故事》等,作品中新的内容、新的面貌、新的情趣、新的格调使他们由默默无闻而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相声界大红大紫的“老少对”、“黄金搭档”。1985年双双被观众投票当选为十大笑星。

  然而就在李文华演艺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命运之神却给了他致命的一击。1984年他不幸罹患咽喉癌,凭着乐观的态度、坚强的毅力和及时的治疗,被相声界尊称为“老李大爷”的李文华顽强地活了下来。虽然全喉被切除,但他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会了用运气,振动食管发声。在与疾病作斗争的期间,李文华还先后写了单口相声《吃饭》、《许愿》、《喝粥》,对口相声《医盲》、《住院须知》、《相声小段》等作品。

  去年7月,在第五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评会上,李文华荣获了终身成就奖。之后,北京举办正式承认李文华为马派艺术传人的从师仪式,一直渴望拜马三立为师的李文华,带着氧气瓶出席拜师仪式,在马三立蜡像前拜师,由马三立之子马志明代父收徒,李文华多年心愿终得偿。

  “李老师今天走得很安详。”多年搭档姜昆闻讯一早便赶来李文华家中慰问并帮忙布置灵堂。他透露说,一个月前,李文华向他提出想见唐杰忠、蔡兴林、常祥霖、陈连生四个老友。“我觉得叫他们晚点来,李文华老师会活得再久点,所以就一直拖到几天前。”姜昆说,5月5日,他打电话叫常祥霖、陈连生一同前往医院看望李文华。尽管已不能讲话,李文华听到老友们讲到今年曲协大抓相声工作等情况,欣慰地点头,还吃力地靠写字与老友们交流并致谢。姜昆说:“李老师是深受全国人民爱戴的相声界前辈,与病魔斗争多年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乐观,他的精神值得后生晚辈学习。”

  在李文华去世前四天,他还在病床上为观众写下一张字条,上面写道:等我好一些的时候再和大家一起听(看)新相声。

  李文华的去世在相声、曲艺界引起不小的震动。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刘兰芳将于10日上午代表曲协与其他领导一同前往李文华家中灵堂吊唁。著名相声演员冯巩今天上午得知李老去世的消息,心情十分沉痛。但因为要跟随央视心连心艺术团前往四川,集中录制纪念汶川地震的演出,只能演出结束返京后再前去悼念。马三立的儿子,著名相声演员马志明对李文华的去世表示深切哀悼,“其实我父亲马三立与李文华先生感情很深,属于‘半师半友’,”马志明说,“李老在相声界声望高,拜我父亲为师,对我们马家是个荣耀的事。”

  “得知李先生去世的消息,郭德纲心情很难过。”郭德纲经纪人王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早在德云社创业初期,在华声天桥演出时,李文华便去看过演出,如今在德云社内还保留着一张郭德纲与李文华亲切握手的照片。当时德云社还在艰苦创业时期,李文华前去看演出并表示支持,很大程度是觉得对方与自己有相似经历,同时很高兴相声又回归了剧场茶馆。今天是郭德纲从艺20周年系列演出的首场,晚上将在人民大会堂登台。“实在是太忙了,但演出完了,我们一半天就肯定过去,到李老先生灵堂去吊唁,看看有啥可帮忙的。”王海说,“还是德纲的那句话,相声圈再也死不起人了!”

  10日起,李文华家中将吊唁三日,中国广播艺术团方面将成立治丧委员会,追悼会初步定于5月15日举行。

作者:  责任编辑:拓荒者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关注
图片新闻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