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我孤陋寡闻,演艺圈出这种怪事我很吃惊。吃惊之余我不禁想到一句俗话:物极必反——报应。小沈阳,包括他师傅赵本山的小品有低俗倾向,在观众中早有呼声,媒体也有报道。《不差钱》讽刺文艺界靠“关系”上星光大道露脸无尚不可,但弄个男不男女不女的扮相,拿钱买通服务员,自带材料到饭店做菜请客,俗得脱离了生活。就赵本山的《卖拐》、《功夫》而言,表现的主题是什么呢?是骗、蒙、忽悠。回想一下里面的台词,赵本山问范伟“你说是先杀猪还是先杀驴呢?”范伟思考后说“先杀驴。”赵本山说“对!猪也是这么想的!”包袱抖响了,几亿观众一起大笑,但是笑过之后呢?有数千万未成年儿童少年和青年立即跟着模仿。他们不只是跟着学说,还变换台词,一个说“先杀猪”,另一个就说“对!驴也是这么想的!”
如此“寓教于乐”,我认为问题不在赵本山和小沈阳本人。作为艺人,他们有个人创作的自由,怎么有效果怎么来。他们在台下怎么写,怎么练都无伤大雅,自娱自乐,有什么不可以呢?问题在谁为他们提供平台推销这种低俗,又是谁在为这种低俗鼓吹炒作。有个年轻的网友说得好:“娱乐时代,媒体操控着我们每一根娱乐神经,让我们颠狂、发疯、失去基本的判断力。”此话足见电视这个媒体对观众的影响有多大。
韩红在另一家电视台主持采访小沈阳节目中说的一段话,触及到了这个问题的实质。那次节目现场有位年轻姑娘向小沈阳提问,问他觉不觉得他的节目有低俗问题。韩红自告奋勇站起来替小沈阳“踩”那位姑娘。韩红问那位姑娘是不是在央视和北京卫视的春晚看了小沈阳的节目,姑娘说是。韩红说,央视是中央的电视台,北京卫视是北京市的电视台,上这两个台的节目,都是经过严格审查选出来的优秀节目,能上这两个台演出的艺人也都是挑选的优秀艺人,不存在低俗问题。韩红的话说得太对了,的确如此,上春晚确实要经过过五斩六将的严格选拔。这就不得不让人质疑电视台选节目的标准。《卖拐》、《功夫》如此坑蒙,如此忽悠,真的高雅吗?小沈阳男妆女腔真的不俗吗?为什么北方观众痴迷追捧,南方观众却反映平淡?韩红的话切中了问题要害,上春晚的节目都是优秀节目,能上春晚的艺人都是优秀艺人,没有低俗问题;反言之,如果真有低俗问题,那不是艺人和节目本身的问题,那是电视台审查节目把关的问题,是电视台的欣赏趣味问题。
小沈阳能有如此的模仿才能,除了天赋,就是汗水与心血,给他提供表演空间是应该的,但让他表演什么,那是提供平台者的事。小沈阳春晚火了,红了,从爱护和支持他的角度考虑,用得着全国各地的电视台这么密集地争抢做他的专题节目吗?花钱买票看大型个人演唱会,却只有半个小时节目,谁遇上都会恼火。主持人挨被采访人骂,即使真是当众开玩笑说你“臭不要脸的”,谁心里又会舒服?这些问题说明了什么呢?小沈阳本人是一个方面,可媒体这么做,是关心爱护小沈阳,还是在杀鸡取蛋要他难堪呢?其实,小沈阳对江苏卫视主持人无意识地说了心里话,“哎呀,你这个人,怎么老为难我呢?……臭不要脸的。”现场气氛和他这段话,让人感觉他真有点变戏法的跪地上——没招了。
如何对待有成就的年轻人,历来有棒杀和捧杀两种不可取的态度。那么如今某些媒体的做法,是谁帮助小沈阳,还是在“捧杀”小沈阳呢?大众欣赏的低俗化倾向,是大众自己自然滋生,还是受媒体的引导呢?对人造飞船那些设计发明者和上天的宇航员,你们做了什么呢?对抗震救灾中那些舍己救人的老师和解放军英雄,你们又做了什么呢?
最近中宣部文明办专门召开了净化环境的会议,要求社会各界都来营造健康良好的文化环境,关注未成年少年儿童教育成长。我们的媒体打算如何为净化环境做贡献,难道不值得作些思考吗?
但喜欢小沈阳,希望有有机会换个公司,因为他不仅仅会唱二人转,那是刚开始为了讨生话不得不去做的事情
很多明星都有一段在开始的艰辛历程。舒淇,杨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