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10日起,国家统计局、央行等机构即将陆续公布4月份的各项宏观经济数据。4月份数据能否延续3月份的暖意而呈现全方位回暖?带着疑问,《每日经济新闻》对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交通银行、兴业银行、申银万国、摩根士丹利以及瑞银证券的6位经济学家进行了调查访问。
采访结果显示,6家机构经济学家在我国经济见底这一判断上达成共识,认为各项宏观数据将迎来长期增长的态势;但是在去库存化的过程中,部分指标或将面临波动。总体而言,市场指标的回暖速度要快于实体经济。
预测·CPI
扣除翘尾因素 或现正值
《每日经济新闻》的调查显示,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4月份CPI同比降幅会出现小幅扩大的局面。3月CPI的同比增幅为负1.2%。
而对4月CPI增幅的预测,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的观点在本报调查范围内最为悲观,其预测值为负1.7%。王庆认为,4月份CPI仍然将被食品价格拉低,因此通货紧缩的压力不会立刻缓解。但他也承认,未来价格加剧下降的情况不会再出现。由于4月份之后,去年的同比基数也开始逐渐走低,因此未来几个月的通缩压力会缓解。
不过,来自国内两家金融机构的观点却看多CPI。中国农业银行高级经济师何志成认为,4月份CPI会开始环比上升的历程,同比增幅也将收缩到负1%之内。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的预测中值为负1.1%,且其认为,若去除去年翘尾因素影响,CPI将现正增长,物价实际增幅保持在0.8%左右。“价格是最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指标,因此这一数据对于需求的增加会更具敏感性。”连平说。
另几家机构对CPI同比增速的预测中值,均维持在-1.4%~-1.2%。
预测·PPI
分析视角不同 分歧较大
相对大部分机构对4月CPI同比增速的预测稳定在负1%,机构对PPI的分歧则相对明显。
调查显示,摩根士丹利、瑞银证券、申银万国的预测较为悲观,认为PPI同比降幅会持续扩大。其中申银万国预测PPI在4月份会同比下降7.1%。
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以及交通银行则认为4月PPI增幅会与3月持平或略高。何志成认为PPI在4月份同比降幅会减少到5%以内。兴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预测,该数据中值为负5.7%。连平则表示,该数据在4月份会与3月持平。
据悉,之所以在此项预测上出现较大分歧,原因在于各机构对国内市场工业产品价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有着不同的关注视角。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从3月份开始,以钢铁为首的部分工业品价格再度下滑,这些指标将领跌PPI。
相反的观点则认为,进入3月份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开始从低位回升,且反弹速度较快,这将把PPI带出降幅扩大的泥淖。连平进一步指出,“从4月份开始,例如铜等各种工业品价格上升态势愈发明显。不仅同比降幅会收缩,4月后PPI环比上升态势也将更明朗。”
预测·固投
政府投资落实 继续增长
而基于对经济开始复苏步伐的普遍认知,6家机构对4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预测十分一致。
今年1~3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速度达到28.6%。对4月的这一数值,机构的普遍预测均高于一季度。其中申银万国预测最为乐观,认为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速或高达30.6%。其余5家机构的预测值也保持在28.6%~30%。
政府投资项目的逐步落实显然是这一指标得到乐观预期的有力支撑。对此,连平指出,固投的高增长是个大趋势。随着中央财政刺激政策的项目陆续开工,从4月份开始,地方项目也开始陆续上马,因此固定资产投资一定会保持上升态势。
其中,房地产投资的比例很可能还将有所扩大。“从开发商拿地的积极性就可以看出。”连平说,“现在,开发商已经从退地转变为拿地,资金链紧张的缓解,以及积压房屋库存的减少,都会给房地产商带来投资动力。”
预测·工业
呈现回落态势 较难乐观
4月工业增加值的波动性,则成为受调查机构预测的共同点。3月份,我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自2月的3.8%大幅回升到8.3%。但是,总结对4月份的预测结果,大部分机构认为该数据会出现回落态势。
最为乐观的态度来自农业银行。何志成表示,“工业增加值会与3月份大体持平,最好的情况也仅是微升。”
而摩根士丹利与交通银行的预测比较悲观,认为该数据同比增速将降至7%。
综合机构对该数据看空的原因,主要因4月份发电量数据的下滑。“从发电量可以看出,大部分企业仍处于去库存化的过程。”连平说,“也许由于需求的增长,以及去库存化加强,商品价格会出现走暖趋势,但是有些企业的生产可能根本没有起来。”
因此,机构认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的走势将呈现波动过程,而且未来去库存化过程也将呈现波动态势。
“工业增加值在中长期增长的大趋势下,短期内由于对价格等指标的误判,导致部分产业库存出现进一步囤积,进而造成实体经济指标的回落是在所难免的。”连平进一步解释,“事实上,决策层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问题。”
上周,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资本金比例被调高就被认为是一个信号。连平认为,此举的主要目的并非是限制钢铁产业投资,但是却能够起到抬高投资门槛、提示市场谨慎投资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