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国应采取救市与改革并行的措施,通过大力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就业岗位,着力拉动国内消费市场,调整结构,这才是应对的长远之道。
3月29日在贵州遵义举行的“金融危机何处去?转折之城话转折”的高峰论坛上,龙永图、柳传志、樊纲对此达成共识。
危机远没有结束
中国经济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说,在金融危机面前,政府需要出手救市,对于这一点,各国政府基本达成共识。差别在于,对危机的深度和广度认识上。
樊纲说,虽然金融危机的问题基本暴露出来了,但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远远没结束,还可能发展。即使两年后,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停止衰退,但其增长速度也不会快。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说,金融危机首当其冲的是外向型经济,是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受到的影响会逐步显现。我们国家经济正处在上升期间,中国的发展在于城镇化,
在于全国人口分布的结构的调整。使土地集中,形成产业链。形成大的产业群和城市群,形成消费群,要靠国内的消费来应对经济危机。出口影响的是就业,就业则影响消费。
救市与改革并行不悖
龙永图、樊纲、柳传志都认为,中国应采取救市与改革并行的措施,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增加就业岗位,拉动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樊纲认为,我国消费市场的潜力特别大。一是要进行农民的转移,让农民在城市就业,增加农村消费能力。二是对收入结构进行调整,这不单单是发消费券、家电下乡等举措。樊纲说,我国目前是企业收入在上升,居民收入在下降,企业储蓄率在上升,如何让老百姓手中有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三是加强社保体系建设,让人们花钱无后顾之忧。如果能够保持国际和国内市场两个增长,中国经济增长就能实现健康发展。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说,通过调查发现,现在老百姓不敢买东西有几个明确的理由,一是养老,二是看病,三是孩子教育。目前有些中小企业不愿意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障费用,如果国家通过减税的方式来支持企业解决职工后顾之忧,企业还是有这个积极性的。
龙永图说,今年我国经济提出保八的目标。积极的财政政策带来的巨大投资能否较快产生就业岗位,这值得期待。投资与增加就业岗位之间会有一个时间,但这个时间差不能太大。
樊纲还认为,宏观刺激政策解决不了社会保障问题。因此,我国一方面要出台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要赶紧进行相关制度的改革完善,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保制度,刺激国内消费,让其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关注
图片新闻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