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本之殇
连欧德宁自己都对上网本的异军突起感到惊讶,并称因为采用凌动处理器的上网本热销让英特尔的市场占有率,从78%突破至81%。不过,上网本虽好,对英特尔而言却是一把双刃剑。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虽然英特尔因为凌动而拥有了新的收入,但低廉的价格却让其利润率大幅削弱,今年一季度其净利润竟同比减少55%。最令巨头头疼的是,凌动居然还抢占了利润丰厚的传酷睿一部分市场空间,而两者的价格与利润均相差一倍多。
根据IDC数据,今年一季度上网本出货量为450万台,比去年同期增长7倍。不过,出货量的高增长并没有给厂家带来高利润。由于上网本售价过低,在配置上也过于同质化,不同厂商的产品几乎只有外观有差别,在硬件和功能上却惊人的一致。同质化所带来的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面对较低的价格区间,各大PC厂商不得不以价格战的方式来争取更多的份额,其利润的下降也是必然的。
从刚刚发布的数据表来看,三季度尽管传统笔记本的销量比二季度上升了30%,但由于价格下降的因素,其实际收益已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0%。而且上网本销售势头依然不减,且大有侵占笔记本市场的趋势,这些厂商无不认为是上网本的低价导致了PC市场整体业绩的下滑。
事实上,即使上网本产业自身,也开始显露出光芒不再的迹象。中关村众多笔记本经销商都发现,4月份可谓是上网本的一道分水岭,终端市场销量一天天走下坡路,与4月份相比,8月份的销量已下降了近30%,在度过最初的好奇期之后,上网本的低性能高返修这个硬伤开始让消费者头疼不已。
就连牵头成立开放式超移动产业策略联盟(俗称山寨上网本联盟)的威盛,在忙活了一年后也感叹,由于产品缺乏差异化,很多上网本厂家不惜牺牲产品质量,大打价格战,结果市场退货增加,消费者失去信心,最终导致上网本市场的泡沫化。
“所以我们决定联盟的上网本,必须通过3C认证和GMB联盟认证,并统一提供售后服务平台,才能上市。”威盛亚太区业务副总经理黄义家对这样的决定也很无奈。
作为带头大哥的英特尔自不愿意将精力完全耗在这一块,为了限制人们把上网本当做第一台电脑,其关于这个新鲜品的话锋也随之一变,“上网本不是人们整天使用的东西”、“上网本适合儿童而不是成年人使用”等等言论接连出自于英特尔高管之口,巨头甚至还自揭短处称,“基于凌动处理器的上网本返修率超过了30%”。种种言论自是想让消费者明白,上网本并不是他们应该买的多媒体电脑,现在有了更好的选择-超薄本。
还有什么比在此时推出超薄本,更能缓和上下游厂商因为上网本而引发的诸多怨恨?而随着英特尔的表态,PC厂商们也急着表态抢占这一市场高地,于是业内也就一时兴起,都随声附和,说超薄本是上网本的最好升级产品。
作为上网本的第一个实践者,华硕CEO沈振来对CULV赞誉有加,他早已表示明年华硕超薄本的市场占有率会接近20%。不过,微星全球资深副总裁卢琪隆就很怀疑超薄本的前途,“CULV笔记本要想杀出一条血路,恐怕还得把价格继续往下走,就算英特尔已拉低了价格,同等配置下,依然高出传统笔记本3000元的价格,要想吸引用户恐非易事。”
不过,这个超薄本是侵蚀上网本,还是入侵传统本,对英特尔而言,并不重要。它要做的只是抛出概念和产品,至于开拓市场那自然是PC厂商的事情。何况对英特尔而言,还有一个好消息:它的唯一对手、另一个芯片巨头AMD也开始移情别恋,看上了这个超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