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是建德市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新安江牌草莓在浙江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知名度,自1998年以来先后荣获杭州市、浙江省优质农产品金奖,中国浙江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杭州市和浙江省农业名牌产品;也是浙江省首个优质高效草莓示范基地,省草莓标准化推广实施示范基地,省特色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和省无公害草莓生产基地。经过20余年的发展,建德草莓生产规模已达2万余亩,约占浙江省的30%以上。全市16个乡镇(街道)中有14个乡镇(街道),189个行政村、11800余农户从事草莓生产;有一支3200余人组成的草莓营销大军;有4800余名外出莓农,在全国各大城市郊区种植草莓1.2万余亩。2008年度全市草莓总产值达4.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0%以上。
为了草莓生活发展的形势需要,2009年,“建德市草莓科普惠农服务站” 投入25万元,完善了相关配套设施,在建德市精品草莓生产基地(绪塘村)挂牌成立。通过各级科协的积极引导和支持,草莓科普惠农服务站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完善全市草莓生产种植、市场流通、信息交流和技术服务,为草莓生产的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建立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积极应用推广新技术、新品种。
建德市草莓科普惠农服务站的技术依托是建德市水果服务站,该站的新技术、新品种通过草莓科普惠农服务站这一平台,示范带动草莓大户的生产和销售。为此,建德在草莓重点产区杨村桥镇绪塘村建立了50亩精品草莓科普示范基地,由杭州市杰出科技人才吴东良负责生产经营。在科普示范基地内,有新品种种植区、新技术示范区和常规种植区。其中,新品种种植区承担市农业局水果站从国内外引进的草莓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观察品种适应性和丰产性,筛选出适宜本市大棚栽培的新品种有章姬、红颊、佐贺清香、穗香等新品种,其中章姬、红颊被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新技术示范区进行草莓脱毒苗的繁育、肥料试验、病虫试验、节水滴灌、庄伯伯和棉隆的土壤消毒处理、钢架大棚、配套了多功能耕作机等,为应用农业机械,省工省本,减少病虫危害,降低环境污染,生产无公害草莓进行试验示范;常规生产区除了作为试验示范对照之外,也作为草莓规模生产园和旅游观光农业休闲景区。
二、以科普惠农服务站为依托,开展草莓高产技术培训和无公害草莓生产物资供应。
科普惠农服务站为推广和普及草莓生产中先进的栽培技术,在各个草莓生产环节召开草莓育苗、土壤消毒处理、栽培管理等各种培训班和现场会,邀请市农业局水果站、杭州市农业局、省农科院等草莓专家利用电脑、投影仪等现代设备进行上课,传授栽培、植保、市场信息等技术。2008-2009年,共举办培训班11期,参训人员2230人次,比2007年增加530余人次,发放《草莓病虫情报》、《农技参考》12期,6000余份,增发《草莓病虫原色图谱》500余册。11月17日,邀请日本静冈县农林技术研究所草莓病虫害专家外侧正之博士到杨村桥与下涯草莓示范基地,进行为期4天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课程讲座,向当地莓农实地传授草莓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草莓科普惠农服务站还根据建德市政府的草莓产业提升要求,在产业领导小组的支持下,引进草莓土壤消毒剂庄伯伯、棉隆和高效低毒无公害草莓生产药剂10余吨,顶农牌等有机肥50余吨,确保草莓生产的安全,也为今后无公害草莓生产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积极与各方保持联系,发挥草莓科普惠农服务站的桥梁纽带作用
草莓科普惠农服务站积极发挥桥梁作用,为建德的草莓产业发展献言献策。经常与市政府、市农办、市农业局的领导、专家沟通,让领导和专家更多地了解服务站的长期打算和近期的工作,并请他们多出金“点子”,让政府领导能了解服务站的活动情况和莓农的想法要求,使服务站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莓农。
四、开展草莓采摘游,着力做好品牌建设。
草莓科普惠农服务站使草莓产业与产业文化相结合,以建德草莓文化展示厅为依托,进一步规范、拓展草莓休闲观光旅游,着力做好新安江草莓品牌建设,扩大、提升建德草莓产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确保草莓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为莓农增收开辟一条新路。
我们期待着,通过草莓科普惠农服务站进一步发挥技术优势,为草莓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提升草莓品质和效益,做大做强草莓产业,为进一步拓展草莓销售渠道,提高“新安江”牌草莓市场占有率与影响力,强化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纽带桥梁作用,为草莓产业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建德市草莓科普惠农服务站切实搞好为农服务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09-12-10 18:45:07
作者: 责任编辑:小美
0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浙江省建德市举办广场大型“低碳生活我参与”科普活动
下一篇:浙江省建德市举办广场大型“低碳生活我参与”科普活动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关注
图片新闻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