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些也只能证明孙悟空在一段时间里是男身。我们都知道,原来孙悟空不是人养的,是灵明石猴,乃“父天母地,石裂吾生”(第九十四回),从而后来虽有无穷的本事,但这位“天生圣人”(第三回),却“一生无性”(第一回)!可见他的确不是一只普通的公猴。
孙悟空出生于无性生殖,而且没有上一代基因样本,本来没有理由和成因拥有性别,为什么在后来变成了男身呢?这里请看“猴子学艺”那一段,遇到了菩提祖师时,祖师给他取名的真谛:祖师闻言,暗喜道:“这等说,却是天地生成的。你起来走走我看。”猴王纵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两遍。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旁,乃是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看到没,这一下才给猴子的性别定了属性。
但即便齐天大圣是男的,但想给男神生猴子的女粉丝们还是洗洗睡吧,因为大圣他……根本不近女色,堪称无性的极致……
《西游记》作者写孙悟空,虽然比照人类,赋予了他某些类人的性情,如“智”与“勇”,“傲”与“躁”等。但从写他“无父母”,是“石里长的”(第一回),“一生无性”的先天,就已经使故事中的他与“饮食男女,人之大欲”等,全然割断了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第二十三回“四圣试禅心”,戏写唐僧拒绝“那妇人”招赘,乃叫道:“悟空,你在这里罢!”行者道:“我从小儿不晓得干那般事……”对比同样的问话,沙僧不愿留下的原因只是“怎敢图此富贵”,就可以知道悟空“我从小儿不晓得”云云,正是作为第一回他自说“一生无性”的补充。表明悟空之“无性”,不只是“骂我……不恼”,“打我……不嗔”(第一回),更在无“饮食男女,人之大欲”的情色之心。
我国自《周易》以下,有关猴子的故事多半与淫人妻女相关。因此,《西游记》写孙悟空“无性”是一个反传统的大胆改变。然而,这样一来,世俗读书,孙悟空是不是只公猴,也好像成了一个问题;而且“男不男、女不女”的答案,也不见得为读者所乐意接受,所以值得提出来,做一个探讨。以期读者在看待书中这位“大圣爷爷”的时候,能别有一种眼光,即虽然称“爷”,却“一生无性”,乃天生做和尚的一位“猴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