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公司让我开着单位里的那辆桑塔纳去机场接一位客户。走到长安街时,遇到了堵车。看着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汽车长龙,我焦急地打开车窗,想看看有没有空子可以钻过去。到处都堵得严严实实,根本没有任何空隙,我只得叹了口气,耐心地等待着。
这时,我听到身边那辆车上的一个女孩说,嗨,王总,您好啊,您这是到哪儿去?她一口标准的京腔,很好听,我不禁望了她一眼,才看清这是个漂亮的女孩。她见我望她,很灿烂地冲我一笑,跟我打着招呼,王总,咱们多少日子没见啦?
我这才明白,原来她是在和我打招呼。很显然,她认错人了,忙说,小姐,我不是王总呀,你大概认错人了吧?她满脸笑容地说,怎么会,您不是王总是谁?我没听说王总有个和他长得一样的弟弟呀?您大概把我忘记了,咱们两个月前还在一起吃过饭呢,您再想想?
我肯定不用想,因为这个女孩我从来就没见过,另外我也敢肯定自己不是王总。这点自信,我还是有的。
为了向她证明我不是王总,我从车窗里递给她一张名片。她念着名片上我的名字,然后冲我歉意地笑了笑,李先生,真对不起,您和我的那位朋友长得真是太像了,不好意思噢!
正说着话,前面的车辆疏通了,车缓缓地向前行驶。她的那辆红色跑车走到不远处的一个十字路口,向右拐了个弯,很快就从我的视线中消失了。
这事过去几天,就在我快要把她忘掉时,有一天下午我正在公司上班,突然接到一个陌生女孩的电话。听声音好耳熟,但一时却想不起来对方是谁。她在电话里说,您老人家可真健忘啊,我就是在长安街上把你误认成王总的那个余芳呀,还有印象没有?
经她提醒,我立刻想起了那天的事,忙说,是你呀,有什么事?余芳说,没事就不能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吗?对了,你喜欢看话剧吗?我这儿有两张票,孟京辉的小剧场话剧,别人送我两张票,我一时找不到朋友陪我看,突然就想起你来了。如果方便的话,那就和我一起去吧,好不好?
我犹豫了一下,就答应了。
毕竟,人家是个女孩子,虽然现在对她还不了解,但也不好意思拒绝。何况,我早就听说过孟京辉的小剧场话剧了,听朋友说挺有意思的,但一直没有机会看。现在人家把票都准备好了请我,为什么不去看一看?
我和余芳就这样认识了。那天看完话剧,她又请我到一家西餐厅吃了顿西餐,然后开着车把我送到住地——我在朝阳区八里庄附近租的一居室。
从那以后,余芳常打电话给我,不是约我去看话剧,就是看电影,要么就是到酒吧或餐厅吃饭、闲聊。就这样和她稀里糊涂地相处了三个多月,我甚至还不知道她是干什么的。只知道她有一点儿钱,应该是个白领阶层的女性,28岁,北京本地人,好像还没有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