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造距离
距离应该有两种:心和心的,以及身与身的。对于相爱的双方来说,在一起的根本目的绝不是为了印证距离,而是为了满足情感的契合与归属。然而,亲密无间的关系只能是阶段性的距离,无法持久。
有人因为距离太近的“审美疲劳”而提出了“周末同居”、“候鸟夫妻”的主张,言下之意就是鼓励有间的亲密、适当的不即不离,既留出一个空间给自己,也留一个空间让他飞;既令自己感到轻松、自在,也令思念、牵挂的暖流在彼此的胸中荡漾,也许因距离的调整方式,反而给情爱“保了鲜”。
对于异性朋友之间来说,距离的拿捏适当就更重要了,否则一不小心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陷阱!据不完全统计,和异性朋友之间的最佳对话距离是0.5米,而和朋友散步的距离则应该保持在1米左右。靠得太近,容易给人传递错误的暧昧信息;而离得太远,又会令朋友之间显得陌生和尴尬。
对于亲人,同样需要有自己呼吸的空间。空间是一种适当距离,一个交谈的舞台,让人有喘气的余地,才会自由交流。调查显示,多半和父母亲密无间的子女都会和父母保持一堵墙的距离,也就是在家里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
可见身与身的物理距离,真是可以“设计”或营造的。换句话说,营造距离是一种好手段,追求信任与亲密才是我们渴求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