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娱乐生活>电影电视>电视资讯>

《平凡》收官 有着不平凡的结局(6)

来源:中网资讯娱乐 时间:2015-03-29 11:04:11

  对于观众的质疑编剧温豪杰表示,“外星人是原著中的情节,即便是在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中,也需要有理想、有浪漫、还有魔幻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原著中,作者一直在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中纠结,他想打破这种状态,让孙少平的悲痛有一个寄托。剧中,这是一种痛苦心情的表达,同时,也是希望把这种不现实的希望延续下去。改编的时候,我们也想到了观众对外星人出现的惊诧。尽管很跳戏,超越现实主义,但有那么一刹让我们感到很痛快。”

  年轻与成熟 几代人的命运妥协与较量

  由于该剧受众跨越不同年龄层面,不同观众对该剧的关注和评价点也不尽相同。在60后70后的观众看来,剧中那段沧桑深刻的历史就是他们真实生活的写照,骄阳下的土地、辛苦的农活、限量的粮票甚至是干硬的馍馍都能唤起他们内心深处的记忆。而相比于上一代人的感同身受,年轻一代的80、90后在看过电视剧后更多是对真实历史的震撼。

  往往通过白纸黑字的历史记载无法带来直观的感受,但电视剧对于情景的表达却具有极强的冲击力。剧中讲述的故事横跨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这十年间发生着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然而对于现代年轻人来说,这期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仍难以表述清楚。该剧通过事无巨细的描写孙家兄弟的日常生活,逐渐扩展至城乡发展结合的群像中来,使剧中的历史色彩逐渐缓慢的铺陈,让未经历过变革的年轻人真正了解到历史的真相。

  剧中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的故事看似是历史中的一瞥,但两人的奋斗故事仍和今天的年轻人相契合,在当下社会中,城乡的结合发展仍是重要的进程之一,以孙少安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正积极寻找农村发展新方向,而以孙少平为代表的城市化农民怀着走出农村的梦想进城务工,这种既自尊也自卑的内心状态同样可以引起许多年轻人的共鸣。即便是改变了时代背景,奋斗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仍是不变的主旋律。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刘红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