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的使命、急促的时间,难以言喻的心声与彼此的猜疑构成了主人公的心境,同时也是剧中人物的心理节奏:多为紧、少有缓,并贯穿始终。节外生枝的事件,局外人的闯入,又如制动般调整着主线的快速发展,形成本剧特定的节奏,引爆观众期待值。
剧中人物微妙抗衡的状态正如《铁拳》的剧照一样,一个正待出拳的人背对观众,阴云密布中,他背向身后的手不知要做出什么样的动作,这种难以预测的不确定正是《铁拳》的精髓之所在。
精雕细琢成就抗战“野心之作”
抗战剧一直是我国电视剧行业的主流,在剧集大量涌现的当下,如何翻陈出新、另辟蹊径成了困扰整个行业的难题。2014年,《北平无战事》和《红色》两部切入点独特的电视剧极大地丰富了谍战与抗日题材,获得了强烈反响,《猜拳》显然也是一部有所“图谋”的野心之作。在抗日的主线下,《猜拳》将较量由双方扩展至三方甚至四方,除了与副官、与日军的角力,两位不知晓对方身份的铁拳成员也在博弈,智商与情商的全面对抗势必让观众大呼过瘾。
《猜拳》改编自导演韦大军的同名小说,作为业内知名的多面手,韦大军在电视剧、纪录片、文学创作方面皆有深厚造诣,能亲自将《猜拳》由文字转化为影像,这种感觉想必非同凡响,也难怪韦大军会将《猜拳》定义为一部“心血之作”。对此,该剧总制片人刘志江表示:“从台前到幕后,每一个工作人员都为《猜拳》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也希望观众能看到我们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