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时间跨度30年,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当下,以中国的核潜艇、航母研发为背景,将两个国家的较量通过一个家庭来呈现,平民化的新视角让国安走下神坛。编剧高满堂表示,“国安其实就是职业不同,和普通人没有区别。但正因为职业不同,所接触到的工作自然与一般人不同,剧本的精彩之处也就此产生。”他用独特的职业、独特的生活和独特的人物命运,来总结这部剧的独特性。
不动刀枪 命运悬念是最大的悬念
《于无声处》将悬念留给了人物的命运,是否会损害谍战剧的品质?对此,编剧高满堂说,生活中的悬念,是多种多样的,不可能只有一种悬念,除了外部紧张情节的悬念,我更喜欢心理学上的悬念,人物的命运悬念才是一部剧最大的看点。”高满堂表示,这个剧的独特气质在于全剧一枪都没放,却依然让观众时时都为剧中人物捏一把汗。而制片人隆晓辉则解释,观众不能带着看公安戏的预期去看国安戏。“国安的工作不同于公安,秘密战线上的斗争更加隐秘。”他表示,国安的最终命脉是国家利益,不是刑事案件,不是常规意义的犯罪。甚至间谍也很少杀人,而是通过获取情报威胁你的国家安全。因此拍国安戏就要构思如何拍出不动刀枪对决的精彩。
如何做到不动刀枪也精彩?高满堂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比如大家聊天,门一开,公安进来,你站起来,你有毒品,把你带走。国安呢?大家都在聊天,有一个人泄了密,可能这个人从此就消失了,这种神秘感是很特殊的。”说到国安这个人人群的特殊性,阎建钢深有感慨,“国安是一群什么人呢?他这一辈子可能都没活过自己,都不是自己的身份,可能到他一直到自己退休甚至死去,可能一个功都没立,他这个案子也没结,没有结局,就这么默默的一生。我们要关注的就是这样一群表面普普通通,内心波澜壮阔,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国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