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社会瞭望>

广州全城大拆迁 :“三旧”改造搅动广州房地产

来源: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10-01-26 22:29:52

彭澎

日前,广州市政府公布最新的《关于加快推进“三旧”改造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用10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广州市“三旧”改造,在未来3-5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位于城市重点功能区的52个城中村的重建改造工作,并将实行税费减免和返还等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参与。

据披露,“三旧”(旧城区、旧村庄、旧厂房)改造,将为广州新增高达353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相当于其未来10年新增建设用地2.4倍。那么多的土地资源“入市”,对广州的房地产市场影响如何?实际上,猎德村改造是一个试点和起点,琶洲村等多条村改造的全面启动宣告广州正式对“城中村”发起攻坚站,放弃了原来不让开发商介入城中村改造的政策;同时,在国家控制土地、广东省土地资源紧张的前提下,让城中村成为新增土地的来源,也使开发商将开发重点转向以城中村为主的“三旧”改造,开发商的角色可能要多承担城市建设的任务,这从琶洲村改造方案中开发商的角色可以看出。

大量而优质的土地资源毫无疑问是财富的盛宴。这对于各个利益主体(政府、开发商、村委会、居民等)来说,在不一定招投标的情况下,会构成一个怎样的利益博弈格局?据说,城中村的一些村委头头早被开发商“盯上”,在既有体制下,这传递出了一种什么样的信息?前些时候,听一家开发商说他们为了控制某个区域,不仅把该区域的地块通过招标全拿下了,对于我说还有几块城中村可能成为政府调控当地的工具,该开发商表示已经在与当地村里运作;最近又听某国企高层准备打造一个新的科技园区,用地的目标就是“三旧”项目。也就是说,“三旧”已经成为开发商、政府、国企新的争抢目标,在这新一轮抢地潮中,村委或居委将是各大利益集团围绕的轴心。因此,防范腐败要从这个环节抓起,不要让“三旧”改造大潮出现太多贪腐大案。但村官并不是反腐倡廉体系的重点,也不是体制内能够很好监管的对象,其灵活性、隐蔽性很多时候被当作体制优势,所以这是重点,也是难点。

政府和开发商可以从城市拆迁改造中获取巨大收益,并在对民众的利益侵占中威胁社会稳定,这几近常识。所以,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黄德发日前发出警告,“拆迁改造,政府不能总想赚大头”。问题是,如何遏制政府的这种牟利冲动呢?由于开发商介入,因此,政府首先要让开发商有利可图。当初不让开发商介入城中村改造,一是担心伤害村民利益,二是担心容积率太高,不利城市建设。前者由于开发商要得利,政府只能大幅退让,但具体操作中仍可从开发商身上得利,并将部分城市建设的职能转移给开发商,作为低价批地或不经过招标的条件;后者肯定会出现容积率偏高的现象,这在猎德村就可看到,但问题的关键是高到多少才是极限。由于有“事前征询制度”,村民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得以保障,但也要防止村干部为了私利损害村民的集体利益。对于容积率要有最高限度,并对不同区域要有指导,有关部门要实行批复程序的公开、公平、公正,通过接受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的监督,来保证不会出现以调高容积率来换取私利的做法。

“三旧”改造可以说非常复杂,牵涉多方面的利益,而最需要保护的就是被拆迁房主的利益。为此,广州将试行旧城更新改造“事前征询制度”。第一轮,征询改造区域居民意愿,同意改造户数的比例达到90%以上(90%)的,方可启动改造。第二轮,征询改造区域居民对补偿安置方案的意见,在规定时间内,签订附有生效条件的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居民户数达到2/3以上(2/3)的,方可实施拆迁。仅是这样的一个制度可以保护拆迁户利益么?“事前征询制度”在新的搬迁(拆迁)条例出台前注定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艰辛漫长的过程,既要防止原居民的利益受损,又要防止出现“钉子户”,影响改造进程。谈判机制的设定非常重要,利益的整合需要技巧,这是参加过猎德村改造的有关政府官员对我谈的心得。任何谈判都是利益磨合过程,城市建设的大义、城市规划的严肃、普通民众利益的保护、政府公信力的权威、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改选方案的科学等等都是事前征询的基本要素。

作者:彭澎  责任编辑:刘辉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