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之前为看奥运会堆积太多工作没收尾,阿彬昨天忙碌了一整天,但他依然十分失落:“打车时习惯性想叫司机换广播听最新奖牌数和比赛情况,但突然想起来没得听了。”以前阿彬习惯中午午睡,但自从奥运会开始后,他每天“硬扛”着瞌睡,利用午休时间看比赛、快讯、录像甚至评论。“很累,十几天看下来人都瘦了几斤,但是每天很充实、快乐,有盼头。睁开眼就关心今天夺金点。”他表示。
案例二 学生小杭
连开电视的欲望都没有
小杭是名初一学生,他平时就非常喜欢踢球、骑车,奥运会期间他几乎一场没落,天天在电视机前守候十个小时以上。“爸妈说看奥运比赛总比我打游戏要好。”半个月下来,小杭对运动员们的经历如数家珍,他常常在赛后兴奋地打电话给死党讨论赛况。但眼看奥运结束、开学在即,小杭心情一天比一天郁闷。“现在连开电视的欲望都没了,连续剧一点都不好看。作业也还没做完呢。”
案例三 刘阿姨
奥运结束日子难以打发
白云区的刘阿姨退休在家,平时只爱看言情剧,对体育比赛没有丝毫了解。但奥运期间敌不过老公、儿子,只得每天跟着看比赛,结果上瘾了。“我最爱看体操比赛和花样游泳,中国队表现不错。”她表示。但随着奥运会结束,她却感到失落:“编剧再厉害也没有真正的竞赛好看,现在每天坐在家中觉得日子很难打发。”
症状分析
观众和运动员都有奥运“忧伤”
记者了解得知,根据国外心理学家的分析,奥运会后的忧伤、个人的危机感以及饮食习惯的紊乱都是会在奥运会结束以后发生的稀松平常之事,现在有很多国家都会对运动员,尤其是没有获得奖牌的选手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以及辅导。
“不只是运动员,电视机前的观众也会怅然若失。”武警广东总队医院心理科李炜主任介绍,观众对奥运比赛投入持续长时间的热情、精力,积极参与其中,而且已经随之“潜移默化”更改自己的日常工作、生活习惯,而当执著关注的对象行将结束时,难免会感到短暂的空虚和迷茫。“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状态,很多人平时也能体会到追完一部好看的连续剧、读完一本精彩的书之后,若有所失。但很快这种失落就会被生活中新的变化、新的目标取代。”
后奥运时代的心理调整
本届奥运会很精彩,不仅破了最多的纪录,也制造了很多故事,譬如埃蒙斯的4.4环。但是,这么精彩的故事毕竟结束了,而相对平淡的生活会一直继续下去,该怎么适应这种变异呢?
一、明确告诉奥运已过去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做一些大大小小的仪式来告诉自己,生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便是宏大的仪式,这种宏大的仪式告诉全世界,一个宏大的事情的开始和结束。
如果你现在仍仿佛沉浸在奥运会的气氛中,就需要用一个小小的仪式很明确地告诉自己:奥运已经结束了,我要回到自己的生活中。仪式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一种大家都认可的形式,譬如一顿大餐。
二、将奥运精神带进你的人生
如果你曾沉浸在奥运会中,那么,奥运会中的精神势必会印刻在你心中,成为你的精神世界的财富。
奥运精神应该不是一个宏大的说法,而更主要是那些动人的细节,好好回顾一下,哪些细节打动了你,感染了你?
清晰地记住这些细节,将那些镜头深印在你心中,它们就不再只是你旁观的东西,而是滋养你的精神生命的养料。
如果吸引你的不是成功的故事,而是一些失败或奇特的细节,那么,好好去理解自己一下,为什么这些细节会吸引你。一般而言,我们对外在世界的关注都是选择性的,你选择关注哪些细节,那首先反映的是你的内心世界。
三、从整体的角度看奥运
本届奥运作为我们全社会参与的一项盛事,它决不仅仅是一场宏大的比赛那么简单。你可以将这件事和我们整个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将它和我们民族其他一切重要的事情联系在一起,你会对我们民族的命运,以及你作为这个民族的一分子的命运有更深的理解且更懂得如何参与这个命运。 (记者武志红)
专家支招
多运动对付焦虑情绪
根据心理医生的临床经验,奥运会、世界杯、欧洲杯等重大体育赛事结束后,过分投入的体育爱好者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生物钟的紊乱导致食欲下降、肝胃不适、口苦上火;焦虑、坐立不安、情绪容易激动等等。
如何安然度过这段心理低潮期?心理学专家建议,上班族平时可以多发展个人爱好,多交朋友,让自己的生活乐趣不仅仅集中在电视前。同时,要拨正生物钟,补充过度消耗和流失的微量营养素,可以服用一些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B12及维生素C。还可以在业余时间安排喜爱的运动项目,转移兴趣点,另外要多喝白开水缓解身体疲劳,补充紫菜汤、菊花茶等清热解火的食物。
将兴奋延续到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