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软件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可能面临集团诉讼
许多OE用户7日上午9点发现,OE会不断地删除邮件目录下的收件箱.dbx文件并自动重建,此外,部分用户的Cookie也发生丢失现象。一家外贸公司的职员赵成告诉记者,他的OE丢失了所有邮件,包括收件箱、发件箱等,另外在存储目录下,收件箱.dbx的文件容量正常,但自动生成了神秘的好几个同名新DBX文件,即使删除,下次使用OE又会重新生成。他的所有的客户订单都在OE里,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有网民打了一个比方,“花钱雇了个保镖看门,强盗没拦住,反倒先把家里人都干掉了。”
瑞星新闻发言人马刚对记者表示,目前,瑞星公司已在互联网上公开致歉,并已对卡卡助手进行了紧急升级,请广大用户升级卡卡助手(版本号6.0.0.64)之后重启电脑,并保证不再会发生故障,但不能保证用户所丢失的数据能够完全恢复。
北京金山软件公司副总经理王欣认为此次瑞星误删邮件是一个低级的技术错误,国内的企业邮箱服务商263网络通信公司邮件事业部运营总监赵江波等多名业内人士称此次瑞星卡卡助手误删Outlook Express邮件是“一次对用户影响较重的安全事故”,仅仅是事故发生当天,263公司就已经处理了2000多个企业邮箱用户的投诉。
据了解,目前很多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都在使用瑞星杀毒软件,而Outlook Express的用户也大多为企业白领用户,这些用户每天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往来工作邮件。而此次瑞星将无数OE用户的邮件统统删光,必将对用户造成巨大的损失。据了解,杀毒软件对用户电脑中的其他软件“误报”或“误杀”本来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但像瑞星此次因软件故障而大规模删光用户数据的安全事故可以说是极其罕见。
为此,PCPOP网站特地发起了网上投票,截至10日早上8时,大约有20.51%的网民知道自己成为此次安全事故的受害者,据悉,目前网上已经出现了部分网友联合起来向瑞星“声讨”,打算起诉瑞星,要求瑞星赔偿因邮件删除造成的损失。PCPOP网站上的投票结果显示,超过60%的网民认为瑞星应对受害用户进行赔偿。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于国富律师认为,软件产品如果误删用户信息,说明产品存在缺陷,是一种侵权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有业内人士认为,杀毒软件“误报”正常软件含有病毒的现象比较常见,但发生误删用户数据的安全事故实在是不应该。最近,多家软件商不断抱怨,瑞星把网民最常用的十多款软件“误报”为含有病毒,迅雷、电驴、BitComet、360安全卫士、超级兔子、Windows清理助手、遨游浏览器、暴风影音、搜狗拼音输入法等无一幸免。这十余款软件,全都由NSIS安装包生成工具生成,并且在生成时选用了zlib或lzma压缩方式。用户一旦开启瑞星的“文件监控”或运行扫描任务,所有安装包文件便会被误报为病毒。据悉,目前已经有用户在论坛上反映,自己的多款软件安装包被瑞星提示删除和隔离,造成这些软件无法正常安装。当然,不止瑞星一家杀毒软件“误报”“误杀”过,国内其它杀毒软件、以及国际著名杀毒软件也都“误报”“误杀”过。
一位在咨询公司工作的白领陈菲认为,高定价阻碍了杀毒软件的普及,为病毒的流行留下了空间,而病毒流行则为杀毒软件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相对于其他软件,杀毒软件的价格高得离谱,动辄一两百元,这让众多用户无法享受到防毒、杀毒的基本服务,从而从侧面纵容了病毒的流行和泛滥。从这个角度而言,某些杀毒厂商和病毒之间表面上是查杀和被查杀的关系,实质上是互为依存。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杀毒行业一个传言就是,每当国内有一段时间没流行什么大病毒、用户对杀毒软件的需求开始减少时,就会有一些病毒被人为地“制造”出来,某些杀毒厂商不但自己制造病毒,甚至就是国内最大的病毒制造中心。
国内杀毒软件产业应对危机之策--提供网络安全的同时让利于民
王欣等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瑞星安全事故对国内杀毒软件产业是一个打击,这是国内杀毒软件产品信誉的一大损失。许多电脑用户为了防止安装在电脑里的瑞星软件再次发生此类问题,在瑞星软件的可靠性得到充分的保证之前,已经卸载了电脑上已安装的瑞星软件。
陈菲等许多消费者认为,国内杀毒软件免费已经是大势所趋了。目前国内外免费的杀毒软件不在少数,国内有墨者、趋势,国外有红伞、AVAST,其中许多就技术而言,远远领先于许多收费软件。而微软、Google等国际巨头对免费杀毒也是磨刀霍霍,意在染指。如果国内杀毒厂商沉湎于眼前利益,对此视而不见,继续陶醉于温水煮青蛙的快感中,那么等到国际巨头杀入之日,恐怕只能是束手就擒。现在急需免费杀毒软件推动整个行业加速转型而已。
一些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软件行业依靠免费战略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搜索引擎原本收费,如果不是后来转为免费,就不会有今天的百度;QQ聊天虽然免费,但是增值服务收入却远高于早年那些销售通讯软件的公司。这两家公司的免费并没有毁灭行业,而是在短短几年内分别造就了两家市值上百亿美元的公司。而杀毒作为比搜索和聊天更基本更广泛的需求,整个行业在中国发展了二十几年,迄今为止却只有十多亿人民币的收入规模。尤其是近10年来,中国网民数量增长了几十倍,达到对网络安全的需求按说也应该比十年前扩大几十倍才对,但安全市场的规模却没长多少,这说明传统杀毒公司的做法有很大的问题。360公司公共关系部总监屠建路说,现在杀毒软件是到该免费的时候了。江民公司总裁陶新宇认为,其实杀毒软件也可以拉长使用期限,这样收费软件也能很好地服务广大消费者,关键在于让老百姓享受网络安全的同时让利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