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社会万象>社会追踪>

“李白后人”南京留房产 70人可继承闹上法庭

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时间:2010-01-23 13:21:27

  他据说是李白的后裔

  据说这位李均泰就是大诗人李白的后裔。

  李白病死于安徽当涂,初葬龙山,后迁青山。但是在后世的记载中,关于他的后人却一直语焉不详。在李白《寄东鲁二稚子》诗中曾写道:“小儿名伯禽,与姐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可知李白有个儿子叫李伯禽。

  据《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载,在李白逝世五十余年的元和年间,安徽宣歙池等州观察使范传正在当涂县寻访李白的后裔,终于找到了李白的两个孙女,两个孙女已经嫁给了当地的两个农民。在范传正询问这两个孙女的过程中,出现了李伯禽与他的儿子的消息:“父伯禽以贞元八年不禄而卒。有兄一人,出游一十二年不知所在。”那么,李白的后人是否还留在安徽呢?在安徽来安县水口镇,现当地姓李的人仍很多。当地人曾经有本《青莲堂李氏家谱》,记载着他们是李白的后裔,当年李白的孙子云游到水口镇,在此定居,并且生根发芽,繁衍生息。李均泰就出生在这里。

  追溯李均泰留下的热河路103巷历史,似乎也能发现其与青莲居士李白的某些“关系”。在《南京市地名录》上有这样的记录:青莲里位于热河路南段西侧。1901年李姓居此建祠堂,名青莲堂,得名青莲里。1950年按门牌顺序改为热河路103巷。正是如此,不少李家后人也认为自己是李白的后人。

他后人足迹遍布全世界

  一份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0月31日的土地所有权登记申请书显示,李均泰留下的房产位于永宁街青莲里1号,登记申请人为李殿甲,时年65岁,共权人为李殿甲、李云海、李锦文、李文昭、李文馨、李正瑞。

  到那时为止,李均泰留下的宅地总面积,仍有三亩四分四厘零毫两钱,四至及邻地情况为:东仁厚堂,南张李两姓,西永宁街,北走巷。记者换算了一下,宅地的面积约合1990平方米,足够一大家子人居住了。后来,因为抗日战争爆发,这份申请书一直到民国三十五年,也就是1946年,才被南京国民政府批准,并正式颁发了土地所有权状给李殿甲等人,此时离当初申请已经过去了11年。

  100多年以来,世世代代,生生息息,这个大家族发展到了第四第五代,足迹遍布全世界,而至今依旧有一部分人住在下关老宅里。昨天下午,在这处距离渡江胜利纪念碑广场只有200多米的老宅里,李均泰的后人李正中和李正金又向记者讲述了一些家族的历史。

  李正中是“二房”,也就是李均泰第二个儿子李云章最小的孙子,李正金是“三房”,也就是李均泰第三个儿子李云海的孙子。两人告诉记者,他们李家出过不少英才,例如,李正中的爷爷李云章,就是上文所说的李殿甲,生于1871年,参加过清朝的殿试,获得了“武举人”的功名,能举起一百斤的大铁刀,曾去蒙古征战,得到过清朝皇帝的赏赐。李均泰的四儿子李云程(又名李锦文),也曾是有名的外科医生。记者在老宅内转了一圈,发现了不少雕着精美图案的木窗和木椽子,老宅分成前后两进,中间有天井,可见当年的气派。

  后来这座老宅又经历了沧桑。李氏后人称,先是李均泰后人中有人迷上了抽大烟,把祖产给卖了一部分。1953年,南京市人民政府重新制作了房契,房契上的人发生变化,保留了李文昭、李文馨、李正瑞三人,李殿甲、李云海、李锦文因为过世等原因,其所有权分别由他们的儿子李文亮、李文涛、李文思接替。到1958年,该房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可能又散失了一部分。2009年6月,下关区落实私房政策办公室向李文昭、李文思、李文馨、李文亮、李文涛、李正瑞六人退还了改造房屋,由产权人自行管理,此时房屋面积已比李均泰时代少了很多,但即使如此,经过房产部门确认,李家遗留下来的房屋面积仍然可观,达到800多平方米。

  李均泰后人谱系(部分)

  李均泰

  李云鑫

  李云章

  李云海

  李云程

  李云生

  (子)李文治

  (子)李正瑞等

  (子)李文昭

  (子)李文耀

  (又名李殿甲)

  (子)李文亮

  (子)李正中等

  (子)李文涛

  (子)李文鹏

  (子)李正金

  (又名李锦文)

  (子)李文思等

  (子)李文馨  (女)李正凯  (女)谈女士(原告)

  通讯员 关研  本报记者 罗双江 文/摄 

 

作者:罗双江  责任编辑:刘辉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图片新闻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