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社会万象>国内>

南京副教授“换妻案”开审引网友争议 属道德问题还是法律问题?

来源: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10-04-07 16:34:12
核心提示:南京某大学副教授马晓海共22人参与3南京大学副教授为啥要玩换妻的游戏,2007年至2009年8月间,南京某大学副教授马晓海共22人参与35 起换妻聚会,其中马教授就参与18起,在他家进行了14起。年龄最小的是1983年出生的,真正的夫妻只有两对。其中女的8人,换妻是以聚众乱淫,猥亵,畸形的性行为满足其性欲的践踏。是对人类婚姻道德的挑战。"聚众乱淫"的行为引发人们对当前社会伦理道德底线伦落的忧虑。

 
知风:换妻不犯罪,李银河的前卫我永远不懂

  南京某大学副教授马晓海因组织“换妻”活动,包括他在内的22名被告人因犯聚众淫乱罪,近日被南京市秦淮区检察院起诉。副教授多次组织换妻活动聚众淫乱被人们称为“野兽”,也有人质疑聚众淫乱罪到底还应不应该存在。

  对此,社会学者、性学研究者李银河认为这“仅仅违反习俗并不是犯罪。违反习俗的人的行为只要没有伤害到别人,就是他的权利。这一权利不应当以违反道德或违反习俗的名义被剥夺。”李银河在这个问题上,用“违反习俗”来淡化马教授组织换妻活动聚众淫乱事件的性质,并认为不能动用法律手段,显然是荒谬无耻的。

  何谓习俗?即习惯风俗,指经过社会文明的进步,得以长期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虽然现行的法律不可能涵盖习俗,但法律的基础是建立在尊重并体现了习俗所既成的文明程度和道德规范上的,二者并不冲突。李银河质疑聚众淫乱罪到底还应不应该存在,也就是说法律该不该介入并维护习俗中一种良好的习惯风俗,是否定了习俗的社会意义,以凸显个体欲求来抵抗法律对社会风尚的保护。

  李银河是这样解释她所谓的“违反习俗”的:“好比吃饭,有的人常年吃米饭、馒头就满足了。但有的人老想换点花样,说吃点鱼翅吧,吃点燕窝、鲍鱼吧,有的则想吃螃蟹什么的,就是这个区别。”把个人爱好说成是“习俗”,我真要佩服这样的社会学者了。


  对习俗的社会意义,著名思想家荀子是这样阐述的:“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以其本知其末,以其左知其右。凡百事,异理而相守也。庆赏刑罚,通类而后应。政教习俗,相顺而后行。”(《荀子·大略》)意思是:有法律依据的就按照法律来办理,没有法律条文可遵循的就按照类推的办法来办理。根据它的根本原则推知它的细节,根据它的一个方面推知它的另一个方面。大凡各种事情,道理虽然不同却互相制约着。对于表扬奖赏与用刑处罚,通达了类推的原理,然后才能有相应的处置。政治教化与风俗习惯相适应,然后才能实行。如此说来,习俗是一个社会文明的产物,是人们用以规范自己行为的标准,也是用来比照和制约不良社会行为的范本。当某种社会现象严重妨碍或破坏这样的社会秩序时,用法律来保障一种社会共识(习俗),比“无法者以类举”更有积极意义。那么,还凭什么怀疑 “聚众淫乱罪到底还应不应该存在”?只有像李银河那样把习俗理解成个人嗜好,才会觉得法律似乎侵犯了人权。

  一种习俗得以成为当时社会的时尚,一定代表着社会的文明进步,由此形成的社会氛围,可以让人们做到憎恶扬善。那么,李银河认为“仅仅违反习俗并不是犯罪。违反习俗的人的行为只要没有伤害到别人,就是他的权利”就显得十分荒谬,“违反习俗”怎么可能“不伤害到别人”?当一个社会的风气遭到毒化和损害时,当一种已经形成的道德底线遭到挑战时,生活在这个社会环境下的人都难免受到影响。假如“换妻”行为只是像李银河说的仅仅如同吃饭换口味,那么,对婚姻和家庭的破坏是必然的,否则,怎么会只有《婚姻法》而没有“吃饭法”?之所以婚姻要让法律承认和保护,是因为婚姻关系的特殊性。人与人之间可以产生多种关系,比如朋友关系、师徒关系、师生关系等,唯独夫妻关系是受法律保护的,那就是因为夫妻关系包含了性关系。

  在现行法律下,只有夫妻之间的性关系是合法的并受法律保护的,反之,就是违法的。而“换妻”就从根本上打破了这个法律约束,违反《婚姻法》难道不算违法?李银河又用“违反习俗的人的行为只要没有伤害到别人,就是他的权利”更是在为“换妻”这种与人类文明相悖的无耻行径找借口。就算已经堕落的夫妻双方都好这一口,做出禽兽不如的勾当,那他们的家庭同意吗?他们的父母子女同意吗?难道社会学者李银河已经收集到了这些家庭都全家堕落了,全都有这一嗜好,所以才“没有伤害到别人”?即便如此,如果把换妻和聚众淫乱看做“是他(们)的权利”,那么,如何界定卖淫嫖娼?只要两相情愿就是合法的,给不给钱又有什么原则区别呢?难道你李银河家的电灯坏了,叫朋友来换是合法的,出钱叫电工来换就是非法的?因此,换妻和聚众淫乱不是个人嗜好做出的个人行为,而是混淆了是非概念,毒化了社会风气,怎么还能说“没有对任何人造成伤害”?

  不知李银河出于什么目的发出这一“出位”的声音,笔者还是要奉劝一句,你这不是什么“前卫”的意识,而是一种倒退。因为,人类就是从群居群婚的蛮荒时代进化过来的,是人类的进步和智商的提高才走进了一夫一妻制的文明时代。如果人的灵魂任欲望驾驭,那么,与禽兽就无异了,甚至还不及有些相对高级的动物。


深陷舆论漩涡的马教授

  观点交锋

  马教授:大家都是自愿的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聚众淫乱’这个词。我一直认为,大家都是成人,没有谁强迫谁,都是自愿的。”马晓海说,“不管怎么说,这个事情对于大多数人是很难接受的。作为一个老师,做出这样出格的事情,自己也觉得另类。我也应该接受批评教育。”

  李银河:取消“聚众淫乱罪”

  3月23日,中国著名社会学家、性学研究者李银河在博客上呼吁取消“聚众淫乱罪”,保护马晓海的性权利。

  李银河说,主张取消聚众淫乱罪并不是提倡聚众淫乱。不能以一部分公民的生活方式为准,订立法律来惩罚另一部分公民的生活方式,不能用法律尤其是刑法来解决道德问题。

  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所长方刚发表博文称,“个人的性行为方式属于其人权的一部分,一个进步的社会应该不去干涉私人性生活的自主选择。”“聚众淫乱是中国现行刑法的用词,有污名化的色彩。”

  检察官:参加3次即犯罪

  南京市检察院肖水金检察官认为,按照现行刑法,三人以上在同一场所发生性行为,即构成聚众淫乱罪。聚众淫乱的量刑对象是首要分子或者多次(指3次以上)参加者。对于其他偶尔参加者,应依《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追究责任,不以犯罪论处。

  民调:六成人赞同严惩

  新浪网“你如何看待李银河建议取消聚众淫乱罪”民意调查显示,60。6%的网友认为取消该罪将“破坏传统美德,易将人们引向沉溺性的罪恶深渊”。35。2%的网友表示“公民拥有按自己意愿使用、处置自己身体的权利。”其余网友认为“不好说”。“逻辑”:自愿就合法?卖淫也是自愿,难道也合法?这件事情一定要严办,不然社会影响极坏。“考拉”:都是些什么事!我看就该严加惩办!国家稳定首先要家庭稳定!家家户户安稳过日子多好。“脑残者”:自己淫乱倒没什么,但是你想过你的父母子女没有?他们才是最大的受害人,他们还能在别人面前抬起头来吗?

  某网友:如果都这样,我们和兽有什么区别,又回到原始社会。我们之所以叫文明社会是因为我们理智。“amazie”:我觉得都是自愿的话就不算犯罪,没有伤害到谁,只是人家的生活方式而已。
作者:  责任编辑:金色年华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