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社会万象>国内>

王家岭矿难救援在继续:9名矿工获救井下仍有生命迹象(图)

来源:综合 时间:2010-04-05 09:49:07

 

被困矿工在179个小时之后成功升井,这是一个奇迹。党中央、国务院对事故救援高度重视。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矿3月28日发生透水事故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采取有力措施,调动一切力量和设备,千方百计抢救井下人员,严防发生次生事故。受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委派,张德江副总理紧急赶赴事故现场,指导抢险救援工作。

  这是科学救援的结果。事故发生之后,救援指挥部就确定了抽水救人、通风救人、科学救人的方案,为在复杂条件下的救援行动提供了保障。

  这是各方协调行动的结果。社会各方力量迅速集结,全体救援人员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展开了不间断的救援工作。

  生命高于一切!179个小时,分分秒秒都格外宝贵,救援就是与时间赛跑。正是抱着这样的坚定信念,所有救援人员忘我奋战,创造了救援奇迹。

 

 
  4月5日凌晨,一名获救工人被送到山西铝厂职工医院。当日凌晨,王家岭矿透水事故首批获救的9名工人被陆续送至山西铝厂职工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在9名获救工人中,有4人的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醒。医务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对获救工人进行治疗。新华社记者吕晓宇摄
 
  4月5日凌晨,完成一轮搜救工作的救援人员疲惫地走出井口。当日,华晋焦煤王家岭矿“3·28”透水事故首批获救矿工升井,被急救车送往医院救治。目前现场救援工作仍在进行。新华社记者燕雁摄

  新华网山西乡宁4月5日电 题:不抛弃,不放弃,为了生命的尊严

  新华社记者

  5日,零时30分左右,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第一名受困人员被4名救援人员平稳地抬出矿井口,现场上千名群众欢声雷动。

  零时40分开始,第一批上井的4名受困人员分别被4辆救护车迅速载离现场。1时12分,又上来5名矿工,现场又是一片热烈掌声。

  经过50分钟的路程,这9名生还者顺利进入山西铝厂职工医院救治。

  入院不久,一名38岁的河南工人开口说话了。

  新的消息不断传来:井下不断得到生存工人发出的各种信息。“活着的人不在少数。”

  很快,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受党中央、国务院的委托,发来慰问电。

  170多个小时的顽强坚持,3000多人的艰苦援救,亿万同胞的苦盼,在这一刻,在吕梁山深处的春夜里,世界再一次见证了“中国救援”的速度。

  3月28日13时40分,华晋焦煤有限公司王家岭煤矿(基建矿井)发生特大透水事故,中煤一建公司63处的153名施工人员被困在数百米的地层深处,生死不明。

  在三天时间内,到达现场救援的人员达到3000多人,从山西各大煤炭集团和中煤集团调来的人员,从山西、河南等地调来的排水设施向井下约13万立方米水展开鏖战!

  事发后短短3个小时内,王家岭矿井下100多米长的巷道里涌出约13万立方米的水。王家岭矿是在建矿井,正在进行巷道施工,井下排水设施不全。救援人员现在抽水的位置与被困人员所在的位置中间有一个低洼积水巷道,长达500多米,挡住了救援人员下井。运送水泵、管道等排水设施的巷道长达600多米,且倾角25度,工作最大断面只有约30平方米,电缆、变压器、水泵都要进入,其中最重的泵重近14吨,全靠肩扛人抬,而且要把这台泵分拆后运到井下再进行安装,仅安装这一台泵就花去了七八个小时。4个人抬一节重200公斤左右的泵管,从人站在上面都有下坠感觉的25度斜坡抬下去,困难可想而知。

  突发的大水瞬间涌出,使施工机械和垃圾快速堆积,造成地下情况复杂,潜水和机器人都派不上用场。交叉作业,又使狭小的空间显得更为逼仄。王家岭矿是个高瓦斯地质构造,一旦操作失误,极易引发瓦斯爆炸。此外,王家岭矿新建巷道土层不稳,极易引发次生灾害。

  尽管困难重重,努力从未停止。没有比挽救生命更让人动人心魄的。一切为了排水,一切为了救人!指挥部给中煤集团、山西焦煤集团下达了限时完成排水任务创造救援条件的军令状。山西各大国有煤炭集团、中煤集团“一把手”挑选精兵强将亲率队伍,在现场指挥排水救援。山西省煤炭、安监、水利、卫生部门和临汾、运城两市的主要负责人都在现场参与作战。

  生命之光隐隐现现,让希望之火一次次燃起。2日,2号垂直排水口传出敲击金属管道声,极大地振奋了3000多救援人员。通过“希望通道”输送了300多袋营养液。伴随着营养液传送下去的,还有塞在空矿泉水瓶子里的两封信,写道:亲爱的工友们: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时刻都在关注你们的安危;省委、省政府领导正在现场指挥抢险工作。人们都为你们传递的生命的信息万分高兴,都在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救援。你们一定要坚定信心,坚持到底!坚持就是胜利!
作者:  责任编辑:金色年华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