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4月2日下午,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煤矿现场,救援人员在向井下喊话时欣喜地听到敲击管道的回应声,这意味着井下仍有人生存,人们期待着生命的奇迹发生。
【同期】被困矿工栗如珍儿子 栗鹏:
抱有那么一丝丝、一丝丝的希望,希望我爸能从底下,不说他完完整整走出来,他只要有一口气就可以。
【解说】24岁的栗鹏事故发生后就从几百公里外的太原赶来守候在井口。他的父亲栗如珍在这次透水事故中不幸被困井下。每当想起父亲在井下生死未卜,这个阳光大男孩便泪流满面。
【同期】被困矿工家属:
那肯定着急呀,你说是不?搁到谁身上谁能不着急。
【解说】位于山西临汾市乡宁县境内的王家岭煤矿年设计生产能力600万吨,是国家和山西省“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由中国中煤能源集团与山西焦煤集团合资组建的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开发。而施工单位——中国中煤能源集团第一建设公司63处也可以说是一支煤矿建设战线上的“国家队”。曾获得煤炭行业工程质量最高奖“太阳杯”、“全国煤炭行业先进施工企业”等诸多荣誉,而这些众多的“光环”未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随着各方调查的深入,事件背后的各种隐情也初露端倪。
【同期】王家岭煤矿工人 高应虎:
就是说滚帮滚得厉害,这个巷道有大雾,看不清楚,多远都看不清楚。
【解说】在这次事故中,发生透水的地点就在高应虎所在的27队工作面。几天前,高应虎便已察觉到巷道内有大量水雾弥漫,但是这个透水的征兆并没有引起矿方的警惕。更为严重的是,进入3月份以来王家岭煤矿20101工作面回风巷多次发现巷道积水,但一直未见矿方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这一切都为事故埋下了隐患。
而就在事故发生时的3月28日当天,从上午11时10分至11时50分,井下工作面曾先后两次报告有渗水情况,然而施工项目部和矿方仍没有履行职责,按照规定及时撤散人员。
【同期】王家岭煤矿工人 姚小龙:
出水就是10点多钟人家就往上报了,透水了,他们那个领导说没事,你们干吧,没事。
【同期】王家岭煤矿工人 李竹田:
我们在这给调度打电话,让调度问各个工作面有没有人工作?叫他们撤,他们没有及时(通知)嘛!
【解说】有煤矿安全专家称,发现透水征兆,要是能够迅速组织撤人的话,是可以避免事故发生的。3月30日,国家安监总局对此也作出了通报,通报称这起事故是今年以来发生在国有大矿的第二起严重透水事故,再次暴露出部分在建矿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不严格,隐患排查、治理不认真等突出问题。
除此之外,通报还称,王家岭在建矿存在“劳动组织管理混乱,为了赶工期、赶进度,当班安排14个掘进队同时作业,作业人员过度集中,且领导干部带班制度不落实”等突出问题。
【同期】王家岭煤矿工人 姚小龙:
哪一方面都乱,哪一方面都乱,没人管,干活有人管。(记者:你说这个是不是和他这个速度太快,为了抢工期有关系?)是。
【同期】王家岭煤矿工人 昝小鹏:
我们每天都是开班前会的时候都是说要进度,每天班前会议的时候都说要进度,要速度,不要质量。我们说过这个问题,说过就是我们那个经理说,要上6部钻,我们说我们人身没有安全我都不干。
【解说】在事故现场,“勇争第一”类似的标语随处可见。而在施工单位、中煤一建63处的一份2010年工作会材料上说,“碟子沟工程项目规模大、任务集中,目前已具备了综掘快速施工的条件,将有6条综掘机械化作业线和5条以上普掘线同时施工,是我们树品牌、创效益、出亮点、争第一的重点项目。”
【同期】王家岭煤矿工人 昝小鹏:
我们那个掘进班是沿巷,走得速度慢一点,一天是两米,我们那个项目部,就是压制我们的那个生产经理说,每天你要进到多少多少米,这几天是半煤半岩,一天进5米,那个项目部经理就说,你们进度很好,保持这个速度,就是有速度,他就高兴了。
【解说】就这样,从2006年12月开工建设,计划于2010年10月建成投产的王家岭煤矿,在赶工期、飙进度中放松了“安全”这根弦。
【同期】王家岭煤矿工人 昝小鹏:
反正是安全几乎是微乎其微吧,每天要求就是进多少进多少,农民工就是为了挣两个钱,为了生计吗,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