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社会万象>国内>

航空公司涨价:民航垄断公司疑为机票涨价幕后推手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09-04-22 20:54:10

  面对航空公司票价集体上涨,前来购票的乘客还是有点不能接受。

  消费者:“我们还是接受不了,那他们会选择坐火车或者坐别的,那火车票就更难买了,所以说是一个连锁反应,就是说他涨价要考虑到消费者的一个接受能力,还有社会的连锁反应。”

  消费者:“现在金融危机了,乘客少了,票价应该降低,现在反到升上来了,不知道什么原因。”

  记者:“现在所有航空公司提价,是不是有垄断的嫌疑?”

  消费者:“是,那肯定是垄断,他们联合起来垄断,对我们消费者肯定是不利。”

  谁是新运价体系的始作俑者?

  按照新的机票价格计算方法,不仅抬高了总价,也变相抬高了机票最低折扣价的底线,今后各家航空公司即使把基准价打到最低折扣1折,也只相当于原来的3折左右,1、2折的机票从此将退出市场。事实上,当3月19日,国内各大航空公司和机票代理商接到这个通知之后,关于变相涨价的质疑就不绝于耳。那么,到底是谁要推出这样一个新的运价体系呢?再来了解一下。

  我国从2005年8月恢复征收燃油附加费后,先后四次调高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征收标准,上调幅度达33%-50%不等,每次价格调整,也都与燃油价格的涨跌有关。那么,这次涨价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也联系到了国航和南航。

  国航新闻发言人:“这一次机票调价的事情我现在没法说,不方便。”

  记者:“(调价)是咱们航空公司的举措还是其它的原因呢?这个你知道吗?”

  南航宣传部工作人员:“可不可以我了解一下以后再给你。”

  作为国内最大的两家航空公司,对这次新运价体系带来的机票价格调整讳莫如深,那么,机票价格上涨是否是因为成本上涨?记者也找到了国内著名的民营航空企业——春秋航空。

  “我想知道春秋航空的票价有没有上涨?”

  春秋航空新闻发言人:“没有。”

  同样作为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并没有涨价,这是否说明,本次机票价格上涨的原因,和航空公司经营成本无关呢?

  春秋航空新闻发言人:“(近期)导致价格上调只有一个因素,就是供求关系的变化,如果是同样的这些(航班)供应量上去以后,市场的需求不足,那票价还是上不去,上去了也要下来。”

  实行新运价体系带来机票价格普遍上涨并非不是成本的原因,这让记者感到蹊跷,而记者注意到,这次新运价体系的始作俑者是一家名叫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的单位,它在机票销售市场中,占有绝对垄断地位,早在今年3月初,它就对全国的机票销售代理商,发布运价系统停机维护以及票价调整的通知,这一通知,很快在社会上形成了机票价格将于4月20日上涨一至两成的传言,但这一传言却很快遭到民航总局的澄清,3月20日,民航总局在自己的网站宣布:“民航国内航线运价政策无任何变化。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在发布运价系统停机维护通知时表述错误”,但就在民航总局表态一个月后,4月20日,传言真的变成了事实,而民航总局否认涨价的声明,却成了一纸空文。

控盘者中航信

  我们看到,在推动新的机票销售模式的过程中,中航信一直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设计推出新的运价体系的是它,发文通知各航空公司和机票代理商的也是它。这家企业究竟在国内机票销售市场中居于什么位置?

  根据香港联交所文件显示,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旗下的大型国有科技企业,是中国航空旅游业信息科技解决方案的主导供应商,中航信于2001年在香港上市,股票代码0696。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中国南方航空(5.94,-0.27,-4.35%)集团公司、中国东方航空(5.13,-0.27,-5.00%)集团公司、中国航空集团公司、海南航空(5.91,-0.59,-9.08%)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航空(4.83,-0.11,-2.23%)股份有限公司等等多家国内航企共同持有中航信65%的股份。据了解,该公司最重要的一项业务是向航空公司、机场及旅行社提供订票系统及客票扫描系统,目前在国内拥有超过6500家的旅行社及58000多台客票销售终端。数据显示,2007该公司中国电子旅游分销系统处理航班订座量突破2亿大关,而国家民航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各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为38758.6 万人次,由此可见,当前国内航线订票和离港系统绝大部分由中航信控制,只有春秋航空等极少数航空公司不使用中航信系统。而且,如果机票代理商要获得营业资格,必须使用中航信系统。

  很多航空公司把新的运价系统称为“销售新模式”,并且认为,新方法与国际接轨,提高了折扣的精确度,但外界却对此作出了不同的解读,认为是变相涨价。那么,作为事件的始作俑者,中航信又是如何理解这个新运价系统的作用呢?我们记者也联系了中航信。

  在中航信的官方网站,按照上面提供的联系方式,记者拨打了电话,结果却是无效号码。

  “您拨的号码是空号。”

  网站上公布的传真号码同样无效。

作者:  责任编辑:拓荒者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