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媒体评论>

新疆首富500亿书画收藏是庞氏骗局?

来源:腾讯 时间:2014-04-16 15:19:05

 

  

画家格哈德·里希特的画很受追捧

  画家格哈德·里希特的画很受追捧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炫富、斗富和彰显品位这些因素形成的狂热倾向。比如,在2013年的拍卖市场,仅一年,画家格哈德·里希特的作品就实现了2.989亿美元的销售额,成为“在世最贵的艺术家”。可在有些普通人看来,他的作品和即兴的儿童涂鸦实在没什么区别。对此,就有人说,艺术圈总是需要一个明确的顶点,一旦登上了顶点,你就享有不容置疑的艺术王权,随之而来的是源源不断的市场膜拜。因此,当市场与品位被相提并论时,格哈德·里希特也就顺理成章地在支持者的簇拥下一跃而上,俨然成为了风向标的代名词。而一些画廊或者业内人士自然也是背后推手。

  可是,要说投资价值,就另当别论了,发达市场的经验是艺术品的投资价值一般

  那么,不提情感,纯论投资价值呢?真的有不少的学者好好研究过艺术藏品的投资回报率这个问题,结果不容乐观。例如,学者Pesando在1993年使用1977—1992年的27961条拍卖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美国艺术品年实际收益率为1.51%,低于美国国债收益。而Mei 和 Moses在2002年于更为准确数据的基础上,发现美国艺术品收益介于债券与股票之间,且风险较高,不过艺术品与其他资产的收益相关性较低。因此,学者石阳和李曜在《中国艺术品投资的收益与特征》中总结道,目前虽然还存在一定争议,但学术界的研究基本认同,在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上,艺术品是一种较低收益、较高风险、与其他金融资产具有低相关性的投资品,其收益一般高于债券、低于股票。而对于那些拍出身价很高的艺术藏品来说,投资潜力更是一般,许多实验都发现艺术品价值越高,收益就越低。有学者就认为,为获取更高佣金等收入,艺术品经纪人会持续高估作品价格,之后一些轻信的投资者过度追逐,推高价格,导致购买之后的较低回报,这样的投机倒是天下大同。

  然而,过山车式的中国市场有例外,投机狂热,且有从个人向机构过度的趋势

 

  

中国艺术收藏市场的蛋糕越来越大

  中国艺术收藏市场的蛋糕越来越大

  前述的两位学者一起研究了中国2000-2011的204076 条原始交易数据,总结起来,中国的艺术品投资市场是高风险、高回报,价格像是坐着过山车起起伏伏,波动剧烈——共有 18 期季度对数收益率的绝对值超过30%,最大值出现在 2010年第二季度,为 74.3%,最小值出现在2002年第三季度,为-58.3%。并且有着明显的投机特色,比如投入艺术收藏市场的资金刚好是和货币供应量有正向关系与股市的资金量有负向关系。并且,在2010年以后,交易越来越频繁,持有越来越短暂,投机越来越显著。

  这里面,不乏机构的身影。尽管机构投资艺术品市场并不罕见,但是在去年随着万达1.72亿人民币买毕加索名画等行为,专业媒体都在讨论机构大规模入市这个问题。孙广信的收藏馆当然也是个机构。一种观点就是,机构更容易操盘艺术品市场,例如,资深收藏家朱绍良就认为,“一些机构依靠雄厚的资金实力在‘操盘’艺术品市场。大规模买进某个艺术家的作品,然后举办展览、做学术研讨、运作市场,经过一个炒作或者说包装的过程,拉高这位艺术家的价格,然后再慢慢出货。”

  狂热投机怪事多,放在这样的背景下,首富藏品的“左右互搏”一点不稀奇

  中国的艺术收藏市场在投机的情况下就有许多怪事情了。最有名的就是,拍了不付钱。拍下鸡缸杯的刘益谦有一幅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在几年前被以4.2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落锤。结果,由于质疑是赝品,买家拒不付钱,据媒体报道,现在这幅画躺在某个仓库中。一方面因为赝品当道,人们时不时反悔,一方面有纯为抬高价格的“托市”举牌,结果就是,《纽约时报》所进行的一项持续六个月的调查发现,近年来为艺术市场贡献了三分之一拍卖收入的交易——事实上并不存在。

 

  

《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引发极大争议

  《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引发极大争议

  更加奇葩的是,“假作真时真亦假”,《美术报》的文章称,正因为大量赝品的猖獗泛滥,导致齐白石真迹也遭受牵连。2013年春拍嘉德“老舍胡絜青藏画”专场中的8幅齐白石真迹最终成交价格仅在1000万元至1800万元之间徘徊。“真作假时假亦真”,人们会认为齐白石的真迹只有超高价格才能买到,结果一些赝品在经过了故事包装后,卖得非常贵。

  这些乱象当中当然少不了制度建设的问题,例如真假鉴定,价格评估都是问题。孙广信的画评估出了均价5000万元就是两个国内的大拍卖行参与的,很被质疑。…[详细]

  如此说来,首富藏品的“左右互搏”还真是一点都不稀奇了。不过孙广信的事例中一个独特之处就是藏品被当作资本在用,对此,人们担心的不是庞氏骗局那么简单,而是书画这样难以估值的、不那么靠谱的东西被变作了资本,可能危害或者妨碍到金融业乃至实体经济安全。结语说是庞氏骗局的确有些太武断,不过,这不合常理的投资也让人更深入地了解到了中国的艺术品收藏市场是如何地遍地投机,到处泡沫。

作者:  责任编辑:杨鹏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关注
热点图片新闻
评论热文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