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媒体评论>

水蕊:靠什么拆除侮辱人格的“小门”

来源:东方网 时间:2011-12-22 09:54:51

水蕊 公务员

据《青岛晚报》报道,自今年9月起,位于开发区的上海惠幸服装整理有限公司青岛开发区分公司让百余名员工每天钻1米高的“小门”进出,由于谭女士怀孕六个多月,所以钻了几天后自行决定每天走正门,结果于10月份就因“偷窃未遂”被辞退。

《青岛晚报》的报道称,该公司负责人苗经理“声称”要接受采访,但并不露面,让人事负责人宋女士解答记者提问,并且拒看现场。

外资企业到中国来建厂主要是三个原因。一是劳动成本,中国劳动力的价格不到欧美的1/10。二是原材料成本,采购中国乃至亚洲其他国家的原材料,节省成本。中国以及亚太地区的供应商,可以生产出比欧美供应商廉价的包装材料,质量也可以得到保证。三是市场开拓,应对规模越来越大的亚太市场,提供更快捷的服务,减少运输成本。

而在外资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外资企业工作,有几件郁闷的事情。一是玻璃天花板,在某个级别以上可能就没有中方员工的位子了。二是同工不同酬,中国员工和外籍员工一样的职位,工资可能相差10倍。三是外籍员工(绝大多数是外籍管理人员)对中方员工歧视。这种歧视是有各种形式的。有些外籍员工不管从言行举止还是内心都是对中国员工歧视的;有些外籍员工是表面上客客气气,内心歧视,从某些事情上会反映出来。

举一个从朋友那里听来的,不知道应该是心酸还是好笑的故事。朋友供职的某欧资公司,在某年春节以后部分员工换了工作服。以前,男员工是蓝色的大褂,女员工是粉红色的大褂,部分办公室的员工在胸前绣有英文名字(或汉语拼音),便于辨认。现在呢,规定所有带班的车间主管,上臂上绣两个星星;所有的流水线负责人(线长),绣一个星星;工程部的员工绣一个扳手;质量部的员工绣一个放大镜。其他普通工人不变。

我问这是谁的主意?朋友回答,还有谁的主意,新老板呗。来了个新老板,觉得中国工人都长得差不多,不知道谁是谁。许多中国员工不懂英文,新老板也不懂中文,又觉得记那么多汉语拼音麻烦,想出来这个好办法。我不需要知道你是谁,看看你的工作服,就知道了。我问,同事有什么反响啊?朋友回答:大家都说外国老板像纳粹,把我们当犹太人让戴星星了;我们是不想要,又有什么办法,混口饭吃吃啊。

当然最可怕的是中方的管理人员狐假虎威,顺着外方的歧视思路来,并且变本加厉,上面所提到的“小门事件”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2007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其中对反就业歧视有所涉及,但是都是比较原则的概念,没有具体的操作性,也没有提到工作过程中的歧视。其实在工作中的歧视与“促进就业,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推动经济发展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也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如果因为歧视而离职,员工遇到的最首要的问题不是寻求赔偿而是再就业。

作者:  责任编辑: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关注
热点图片新闻
评论热文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