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香港特首曾荫权的外出访问经费开支,成为港人津津乐道的讨论话题。有香港媒体披露,曾荫权在过去四年外出访问发生的费用不足百万港元,节约程度令人惊讶。(本报今日12版)
40次访问花费不足百万港元,香港特首可真够节约的!百万港币折合成人民币大约80多万,这就是说,曾荫权每次访问只花费2万元左右。我以一个中国西部市民的经验,也感觉到他的节俭,怎不令人感慨呢?
对比内地一些地方官员的出行花费,就比曾特首要奢华,每次总得花费数十万,有时高达上百元,超过曾荫权40次出行的费用。据媒体去年报道,吉林原煤炭局组织官员出国游,一趟花费百万。而曾荫权外访单笔外访费用最高为14.19万元,是去年10月香港特区政府派团赴印度新德里和孟买时发生的。组团出行才花费十多万元,与国内官员阔绰的派头相比,真是太“寒酸”。
是香港太穷吗?当然不是。按照美国《金融杂志》去年9月公布的全球最富国家和地区排行榜,中国香港地区人均年GDP已达44840美元,排名第七。内地和香港比起来,还相当的穷。那么,特首廉价出行的根本原因是,特区政府非常廉洁。由此可知,所谓廉洁政府,首先是廉价政府,只有政府廉价,才是真正的清廉,否则,即使官员不贪不占,但胡吃海喝游山玩水讲排场,恐怕也算不得廉洁政府,公众的负担照样会很重。对于香港特首的花费,港人在津津乐道,内地市民恐怕也会称颂,这从网友的评论就可知道,都是非常羡慕。因为内地很多地方官花公款一向大手大脚,江苏海门市审计局一年接待费用要花1000多万元呢。
特首为何如此节俭呢?除了特首本人政治操守的原因,主要是制度良好。香港特区政府有良好的财政预算,制定过程就向社会民众咨询,获得反馈后反复修改,从根本上杜绝了暗箱操作。不仅财政预算公开透明,预算案本身也详尽明了,细致记载各部门的收支。另外,财政预算由立法会审批,议员都是民众选出来的,相当于民众在监督政府花钱。
内地政府到现在只是表面上进行预算公开,但实质上还是秘密财政,没有多少公开性。虽然名义上预算由人大审议,但一些人大代表连预算案都看不明白,怎能监督预算?何况大部分代表都是政府官员,所谓预算审议不过走走过场,如何花钱,还是政府说了算。每年“三公”消费数额高涨,这绝非偶然,根源就在这里。
多年以前,政治文明就写入了宪法。什么是政治文明?香港特区政府就做出了表率。政治文明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不滥权,不滥权的表现之一就是不乱花公款。要实现政治文明其实并不难,无非政务公开、财政公开。但对于这个目标的实现,总是雷声大雨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