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祚来
昨天各媒体报道陕西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宝琇声称要退出影协,以表达对中摄协的强烈失望与不满。她在博客中称“中国摄影家协会不反思在
金像奖丑闻中的失察,反而发文件对批评者扣帽子打棍子。令人惊奇、疑惑、失望。”(中国网1月21日)当我仔细翻阅整个评奖与相关采访报道时,发现无论是
影协评奖与问题通报,还是当事人的辩解,都使人想到幼儿园的孩子们玩“过家家”游戏,“严肃”得有点幼稚,荒诞得有点离奇。
参赛作品造假的当事人桑玉柱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他所在的吉林摄影圈子,经常共同到景区拍摄作品,自己有时会借用他人相机来拍照,
甚至会共同分享创作成果,更有甚者,通过抓阄的方式来分享作品的底片,这既体现和谐精神,也是一种快乐创作的方式。最终谁拿作品去评奖,不重要。
通过桑玉柱的逻辑,我们看到这次中国摄影家协会评选的获奖作品,与拍摄人并无必然关系,而与一同上山拍摄作品的艺术家们抓阄有关。
运气好的人,抽到了好的底片,送到影协就可以获奖,运气不好的,就等于陪别人上山玩了一趟。摄影艺术“玩”到这个份上,谁说不是到了儿童玩“过家家”的境
界了呢?
古代山水画家与高僧大都说过,参悟山水真谛,第一重境界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重则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第三重,则又
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显然桑玉柱的境界是:见自己作品是自己创作的作品,见别人创作的作品也是自己参与创作的作品。无论是摄影家还是画家、书法家,现在
不是通过艺术与人品来划分品行与品位高低,而是分为有能量的艺术家与没办法的艺术家,有能量的艺术家们可以拿别人作品获自己的奖,甚至写上自己的名字,就
可以卖得大价钱。潜规则背后不是规则,而是“暗实力”。有能量的艺术家们通过人脉关系,凭借这种见不得人的“暗实力”,获得奖励、博取荣誉、得到地位。
如果被人举报了呢,当事人可以说是共同创作——一个体面而伟大的“盾牌”,以体现和谐精神。事情弄到“上面”了,自然还有人给罩着,
中国摄影家协会新年第一号文件,就体现“金钟罩”的功能——在回应此造假事件时,称“一些人将矛头对准金像奖组委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全盘否定中国摄协近
年来在各方面的工作。还有一些人在互联网上公然借机攻击党领导下的文艺界人民团体体制,攻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
正是这份充满火药味的文件,使地方影协副主席“彻底失望了”!她在博客里说:“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难道是21世纪的中国最高
级别的摄影的人民团体所颁发的文件?怎么可以使用思想如此陈旧的秘书,来起草这样陈腐的、充满‘阶级斗争火药味儿’的协会文件?而且,明明是因为自己的失
察,造成可能在世界摄影史上也不多见的所谓多人联合创造照片并且荣获‘金像奖’的怪异典型,却还在责备别人。”
中国影协这些似曾相识的帽子语言,使我们感受到某种不祥的恶风袭来,他们挥动大而无当的有色彩的旗子,当成自己的遮羞布,以改变这
一事件的性质,将普通百姓对其职业操守的严厉批评上升到意识形态层面,希望有人与他们一道,站在意识形态的制高点上,来稳坐钓鱼台。没想到,有良知的地方
影协领导不屑一顾地撕掉他们的画布,站在良知的底线上,让玩“过家家”游戏的影协领导们汗湿面具。
孩子们玩的游戏,还有三十年前人们玩过的花样,现在的人们玩起来,似乎不能得心应手,那就不如不玩,不如真诚地向社会公众道个歉,以此挽回影协艺术道德缺失,这样才像个国家级艺术协会的模样。(作者系文化学者)
看影协光着屁股玩游戏
来源:QQ
时间:2010-01-23 12:51:38
作者:吴祚来 责任编辑:刘辉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0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关注
热点图片新闻
评论热文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13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