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同两个密度相联系的是兵员的伤亡。上甘岭战役,志愿军先后打退敌人900次的进攻。“联合国军”伤亡25498人,伤亡率在40%以上;志愿军伤亡11529人,伤亡率在20%以上。“联合国军”伤亡率和日平均伤亡数,对美国人来说,确实是个可怕的数字。过去美国人认为他们在战争中最高伤亡率是太平洋战争中的硫璜岛战役,但也只有32.6%。血肉横飞的场面,在上甘岭战役中司空见惯。
秦基伟感慨地说:“上甘岭战役是我一生中最残酷的战役。”比较而言,将军以前血战河西走廊、太行抗日、逐鹿中原、淮海大战等无数硬仗、恶仗、血仗,都不在话下。那么,上甘岭这个弹丸之地,双方为何要做如此惊天动地的拼杀呢?
将军道出了原由:五圣山是朝鲜东海岸到西海岸的连接点,控制着金化、铁原和平康三角地带,是朝鲜中部平原的天然屏障。志愿军占有它,可俯瞰敌人纵深,直接威胁“联合国军”的金化防线,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倘若“联合国军”夺取了五圣山,就从中部突破了志愿军防线,危及北朝鲜整个战线。而上甘岭,正是五圣山的命脉。战场外,板门店谈判陷入了僵局,美方谈判首席代表哈里逊叫喊:“让枪炮来说话吧!”妄图从战场上获取谈判桌上的政治资本。美国国内,第34届总统竞选即将开始,杜鲁门总统想从朝鲜战场上为民主党捞取竞选资本。
军事上的优势、谈判桌上的筹码、总统竞选的资本,都要从上甘岭来获取。因此,上甘岭之战势在必然。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时30分,美第八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通过美联社驻汉城记者向全世界宣布:“金化攻势开始了(指上甘岭攻势)!”半个小时后,美第八集团军第七师和配属的韩二师的16个炮兵营的300门大炮、40架飞机和120辆坦克,向上甘岭597.9和537.7发射炮弹30余万发,投炸弹500枚。我军表面工事几乎全部被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