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野史逸闻>

惊言:赫鲁晓夫“到地狱去拜访阿登纳”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5-18 21:45:58

 

  

  阿登纳

  勃列日涅夫在谈判时喜欢站起来踱步,他说“我每站起一次,就做出一个新的让步”。赫鲁晓夫在谈判中“好摆教师爷架势”,在同埃及总统萨达特会谈时吼叫道:“你们国家搞的社会主义是吃土豆,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吃烤羊肉串。”尼克松善于把玩扑克的把戏用于谈判,总是掩盖自己的底牌,不让对方摸清自己的意图。

  外交谈判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有“明”的,也有“暗”的。“直接”谈判,在情理之中,不用细说。值得一述的是“间接”谈判。上个世纪80年代时,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外交上互不承认,但相互间又有难题亟须解决,于是就搞起“间接”谈判。

  做法是:巴、阿外长身处同一栋楼的两间房内,而联合国副秘书长科多维茨则居中,来回穿梭传递巴、阿各自的观点和提议。联合国称此为“中间人会谈”。另一种特殊的外交谈判,外交界称之为“双重渠道”谈判。此类谈判有“明”、“暗”两面,一面是双方公开的正式谈判,这里有着礼宾的喧闹和媒体的报道,另一面则是双方在幕后静悄悄的秘密谈判。正是这“暗”的幕后谈判,扮演着解决外交难题的角色。冷战时期美苏间达成过多项重要协议,靠的就是此种“双重渠道”的谈判方式。

  《孙子兵法》有言:“兵者,说道也”。外交谈判,也同此理,其“诡”也比比皆是。外交官在外交谈判时习惯的做法是,以打“高方案”始,经讨价还价,最后以相互妥协的“低方案”告终,此之谓“取法乎上,仅照其中”。叶卡捷琳娜二世时的外交官波将金“善于在谈判时把他的对手拖得疲惫不堪,然后迫使对方让步”。苏联外长葛罗米柯继承了波将金的衣钵,在谈判中善以“蘑菇”战术对付敌方(基辛格语)。西德总理阿登纳也说过,最好的谈判者是“能把别人坐垮的人”。

  斯大林于1942年年中同丘吉尔、哈里曼谈判时采用了“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方略。基辛格在谈判时则善用模糊语言先取得外交突破,把许多细节留待以后补充。最为匪夷所思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时,哥斯达黎加总统阿里亚斯,为促使中美洲五国签署和平协议,竟把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总统同他一起关在一间屋里,进行整宿的谈判,不让出门一步,此举竟也以协议签署告终,全球为之一惊。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关注
热点图片新闻
评论热文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