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揭秘:从黄埔军校出来的元帅(6)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2-26 13:39:48

  林彪此前经过了从私塾到高中的系统学习,文化基础较好,人又聪明,因此,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他的各科成绩在考评时均为“优良”,且由于他个性孤僻,不爱交际,因而更能集中精力和时间专攻术业,思考问题,掌握了较系统的军事理论知识。有次战术课上,教官要求学生以前不久发生的惠州攻坚战为例,分析这次战斗的取胜要素。学生们轮番上台,口说笔划,滔滔不绝。轮到林彪上台,只见他一脸怯生生的模样,也不多言语,就开始在黑板上画起惠州地形图。他画得很仔细,很投入,城郭民居、地势地形、山川河流,一一标点清楚。用兵之道,在于谋定而后动。林彪凭着其天生的禀赋,接触到了战争艺术的精髓,因此深受一些军事教官的青睐,同学们不无妒嫉地称他为“军校之鹰”。但在政治上林彪并无出色表现,虽然在校他已转为共产党员。

  1926年秋,北伐军出师获捷,北定武汉三镇,东逼苏杭宁沪,声威大震,但此时前线也急需补充大批中下级军官。在此形势下,林彪与第四期其他学员一起毕业了。1926年10月4日,毕业典礼在广州郊区瘦狗岭沙河广场举行,前来观礼的宾客不下万人。学员方队列队经过检阅台,高声朗诵誓词:“不爱钱,不偷生。统一意志,亲爱精诚。遵守遗嘱,立定脚跟。为主义奋斗,为主义而牺牲。继承先烈生命,发扬黄埔精神。以达国民革命之目的,以求世界革命之完成。谨誓。”

  林彪毕业后被分派到国民革命军第4军独立团(后改编为第25师73团)任见习排长。次年4月,参加武汉国民政府举行的第二次北伐,任连长。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11军25师73团连长。起义军在广东潮汕地区受挫后,随朱德、陈毅转战闽粤赣湘边界。1928年3月9日耒阳之战,林彪一啸冲天,指挥一个营击溃敌军两个团,令全军刮目相看。16日林彪指挥敖山庙阻击战,以3个连的正规军,击溃敌军2个团,毙敌200多人,击伤敌500多人,成为湘南暴动期间工农革命军取得最重要的胜利之一。这一仗,使林彪声名鹊起,不仅令部下心悦诚服,而且还赢得了朱德的青睐。可惜,对于发现他的“伯乐”——朱德,林彪的感激之情只保持了很短的时间。朱毛会师后,林彪把目光投向了毛泽东。  

\

  1929年,红四军重新整编,下分3个纵队,林彪担任主力纵队——第一纵队司令,与伍中豪、黄公略并称为毛泽东手下的“三骁将”,深受毛泽东器重。这年,林彪才22岁。1930年2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武装扩编成立红一军团,朱德、毛泽东就任军团首长,不再兼任红四军职务。在毛泽东的提携下,23岁的林彪出任红四军军长,进入红军最高领导层。自1930年至1932年,在三年时间内,林彪率领的红四军纵横驰骋,战功卓著,其声望也超过一般军事将领,与号称为“红军之狮”的彭德怀齐名,并驾齐驱,双峰对峙。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林彪同样功勋卓著。1937年8月,与聂荣臻指挥了平型关战斗,歼敌板垣师团第21旅团一千余人,缴获了大量军需物资,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一夜之间,“常胜将军”的美名传遍神州。1948年至1950年,接连指挥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略追击战和解放海南岛等规模巨大的战役,从东北到南疆,林彪和他的四野所向披靡,令国民党军闻风丧胆。可以说,林彪为共和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1955年9月他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

  但是林彪身上有许多毛病和缺点,这在战争年代已有所显露,主要表现为个人主义、本位主义突出,在关键时刻容易动摇。如1927年南昌起义失败后,起义军遭受一系列挫折,林彪的革命意志发生动摇,他说:“现在部队不行了,一碰就垮了,与其等着垮了当俘虏,不如现在穿便衣,到上海另外去发展。”并且独自一人离队。此外,他身上还存在气量小,心胸窄,性格孤傲,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报复心强等个性弱点。这些毛病和缺点,不仅没有在革命战争中得以克服,反而在其战功之下被掩盖了起来,甚至不断有所发展。这就埋下了在建国后他的个人主义恶性发展的种子,继而堕落成个人野心家,最后沦为暴尸荒野的叛国者。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关注
热点图片新闻
评论热文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