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教育>教育资讯>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必看热点:传统节日文化回归

来源:综合 时间:2014-11-30 19:12:25

      

      [传统节日面临的挑战]

      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有效传承着民族文化,保守与强化着民族文化传统的记忆与民族情感认同。然而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强势介入,传统节日屡遭质疑。作为集中展示民族文化精华与节日文化内涵的节日仪式、节日信仰与传说等,如春节社火表演、舞龙舞狮、年画,清明扫墓踏青,端午龙舟竞渡,中秋节馈送礼物与拜月等传统节俗被有意的漠视与边缘化;因而,传统节日渐失其丰富的象征与内涵,日趋空洞与表层。

      改革开放以来,以传统节日为主要载体的民俗文化价值虽然得到重新认识,但却自觉或不自觉应对着经济、社会、文化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挑战。一方面,民俗文化中国化、地方化、多样化的细节日益弱化。随着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逐渐被现代化城市文明所取代,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商品化程度的日趋提高,传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传统民俗文化的存在基础和发展空间不断弱化,大量民俗文化由于没有得到妥善有效的保护而遭到严重破坏甚至毁灭。加之,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深入发展,我国逐渐步入世界,国家的文明形态、社会心理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民俗文化越来越滞后于时代的发展。

      另一方面,全球化带来了文化资本、文化商品的自由流动,但也带来了民族文化的安全问题。在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冲击下,活态民俗消逝流变严重;同时民间文化教育上的缺失与现代时尚潮流文化对民俗的冲击,也使节日文化的内在精神品质日趋市井娱乐化、平庸化。

      [对策措施]

      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载体和复合性的文化表现形式,居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框架的核心位置。因此要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的有效保护、传承,需要充分发挥各方面力量,不断创新和发展节日文化的内容内涵和载体形式,积极促进其融入日常生活,形成活态。

      第一,政府应对传统节日的保护给予高度重视,对传统节日的发展给予积极引导。

      从国家层面要为传统节日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如调整节庆放假制度。政府也要积极加强对节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避免一些传统习俗、手工技艺因被边缘化而失传。要积极创设浓厚的节日氛围,让人们在不自觉的文化氛围中受到传统节日的浸染。

      第二,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加强节日内涵的传承。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开设相应选修课程,通过课堂讲解、讨论,使学生从认知和情感层面认识和体验传统节日的深层内涵。学校还可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习俗开发相应的校本课程。

      通过各种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性地将传统节日的精神文化要素融于其中。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传统节日的礼仪活动、文艺作品等,充分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与节日相关的诗词歌赋、音乐美术等文艺作品数不胜数,学生不仅可以欣赏文艺作品,还可以领略其中的人文情怀,加深对传统节日的理解与体会。

      第三,结合时代要求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韩愈说过,“民俗既迁,风气易随”。发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应该注重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创新,与当下民众鲜活的生活节拍与韵律相协调。根据时代的需要,在节日活动中传承、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现代社会先进文化,建立既有传统特色又有现代气息的节日文化体系。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应积极宣传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等内容,为传统节日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使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相结合,重新焕发生机活力。

      第四,加大对节日知识的宣传。

      让人们将重心放到节日起源的意义上,而不只是在节日当天吃喝玩乐。比如端午节的民族传统不仅仅只是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不仅仅是吃月饼,寒食也不仅仅只是喝粥食面,更应为世人继承的是屈原、介子推之人所具备的爱国、孝道的情怀。我们应挖掘出、恢复出更多最能代表我们古人智慧态度的方式、感情、以及对智慧结晶的认同感。

      【文章素材】

      [标题示例]

      1.让传统节日真正回归“传统”

      2.守护好传统节日的文化基因

      3.弘扬传统节日 传播核心价值

      4.守住传统节日 传承文化精神

      5.莫让传统节日沦为消费狂欢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图片新闻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