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14个“世界读书日”(又称“世界图书和版权日”),随着信息渠道多元及网络的盛行,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途径也开始改变。在此情况下,有多少人可以手捧着书籍细细阅读?传统阅读会不会、能不能被取而代之?为此,相关专家指出,传统阅读不容忽视。
年轻人青睐电子阅读
在电子技术日渐普及的今天,人们的阅读方式、内容、途径正在发生变化。人们的阅读习惯已经开始依靠科技手段,由简单到丰富,获取的知识量越来越大,电子阅读已经获得越来越多的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青睐。
在内蒙古图书音像广场,记者采访了3位正在购书的年轻读者,他们都表示平时通过电子阅读获取知识,偶尔来书店买书也是目的性很强。家住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芳汀花园的谢芳是一名在读研究生,她告诉记者,现在她已经很少为了看书而买书。家里装了宽带,每天上网看书很方便,经常去“红袖添香”这样的网站找喜欢的小说来读,这样既省钱又能满足需求。“现在我去书店只买名著,用来收藏。”谢芳说。
在该书店管理类书架前,正在选购书籍的王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王峰是内蒙古大学大三的学生,平时阅读都是在网上实现的,每天睡觉前他都要阅读近1个小时的电子书。当天来书店,是为寻找一本老师推荐的专业书籍,用来撰写毕业论文的,而这书在网上查不到。当记者问及他选择电子阅读的原因时,他说:“现在的书籍价格很贵,10元以下的已经很少见,闲暇时看的书花那么多钱买,我觉得不值,而且现在网络这么发达,电子书内容丰富,很多都是免费资源。我们平时可以在网上阅读,有需要时还可以下载到手机上看,免除了携带的麻烦。如果有特别喜欢或者需要收藏的书籍,我可以在书店中查找到书名,再从网上购买,这样能省下不少钱。”
多数人不知道“世界读书日”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世界读书日”,除了一些中小学生们在学校的宣传下对其有一些了解外,大部分市民对此还是不很了解。针对这样的情况,许多书店都推出了相关的优惠活动,来刺激市民们的购书欲。
记者随机采访了12人,其中5名中小学生都表示在学校里通过听广播及听老师们讲起过“世界读书日”,而其他7名上班族均表示不清楚或者是知道有这样一个节日却不知道具体是哪天。
当记者向这12位市民询问平日是否看书,是否有固定看书时间时,其中的5名学生表示父母很注重教育,因此每个星期也会抽一些时间让他们读书。而另外7名上班族均表示平日工作、生活太忙,看书的时间比较少,有时候只能在晚上睡觉之前拿本书看一下。
之后,记者走访了几家大型图书卖场及一些书店了解到,虽然大多数人对“世界读书日”不是很熟悉,可是商家为了引起人们对图书阅读的关注及抓住售书的好商机,仍然借这一节日推出了一些优惠活动,以此来刺激人们的购书欲。
内蒙古新华书店图书大厦书城副经理张莹告诉记者:“图书阅读与网络阅读有很大的不同,虽然目前网络阅读比较盛行,但是图书阅读不容忽视。读书习惯需要全社会来培养,读书氛围也需要全社会来创造。”据张莹介绍,为了引起人们对图书阅读的关注,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图书大厦将于“世界图书日”期间举办大型促销活动。在4月23~26日的活动期间,卖场图书及音像制品全场9折销售。
书价偏高盗版横行
“特价书,每本10元。”4月21日,记者在内蒙古大学、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等学校附近看到一些出售盗版书籍的书摊,书摊老板不停地吆喝,很多市民围着书摊选购书籍。路边书摊所售的书籍都是时下最热门的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藏地密码6》、《最小说》等热门书籍被摆放在比较显眼的位置。这样的书籍在书店中的售价一般都在20元左右,而在盗版书摊上的价格则只有5~10元。一本厚厚的于丹作品集包括《论语心得》、《孔子心得》、《老子心得》、《墨子心得》等共16部作品,标价为88元,却只卖30元。
记者随手翻开一本《明朝那些事儿》,发现印刷非常粗糙,里面的彩色套印也一律变成了黑白印刷,插图更是黯淡,文章的段落排版也参差不齐,与市面上的正版图书相差很远。尽管如此,前来买书的市民却不少,记者在书摊前观察了15分钟,就有6个人买走了书籍,其中畅销书、著名文学家的作品集、连环画卖得最好。一位买书的市民对记者说:“这些畅销书在书店里卖得太贵,书摊上10元一本还比较划算。”
市民张新告诉记者:““近期的畅销书都能在这些书摊上找到,有的甚至比图书卖场的都新。”
记者与书摊老板交谈后了解到,书摊上摆放的这些书基本上是零售价10元一本,概不还价。记者拿起一本标价为39.80元的历史类图书问价,摊主表示售价也是10元。他还告诉记者,历史类、健康类、情感类的图书及为人处世、做生意等图书很好卖,但是历史类的图书进货相对贵些,一般每本只赚2~3元,而文学类的图书则很便宜,能赚5元左右。“盗版书价格便宜是最大的卖点,全市都是这个价。”他肯定地说。
自治区版权局:严厉打击盗版行为
4月20日,记者就盗版书一事采访了内蒙古自治区版权局版权处处长志民。据志民处长介绍,盗版书籍进入市场的原因,主要是消费者对自己的权力和义务的认识不够,购买盗版书,这样就给了盗版书籍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经营者不惜违法来牟取利润。由于制度的缺失或不完善,相应的法规比较少,缺乏有力的执行,也是盗版书籍流入市场的一个原因。
“在盗版书猖獗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应该多部门综合执法,加大执法力度来打击违法盗版。消费者也应该拒绝盗版书籍,做到‘不买,不读,更不参与盗版’这样,‘盗版’就不会有市场了。”志民说。
传统阅读不容忽视
昨日,记者就电子阅读受读者青睐的原因,采访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副社长特·官布扎布,他分析说,形成这种趋势的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网络电子图书一般能提供信息检索的功能,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需要的阅读信息;二是在部分纸质图书价格节节攀升的今天,电子网络图书不失为一种便宜的阅读方式,可以节省不少费用;三是年轻人接触新鲜事物的速度快,他们更喜欢尝试新的生活方式,通过互联网阅读,会让他们感觉特别轻松,但是传统阅读也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