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教育>高考资讯>

哲学在寻找心甘情愿的门徒 冷门专业招生实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09-12-01 17:25:23

著名哲学家、南开大学教授陈晏清半个世纪前升入中国人民大学,任选专业,他选哲学。从当年录取分数上看,“最高是哲学,最低是会计”。

据他观察,变化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哲学的受欢迎程度逐渐降低,“经济繁荣,哲学贫困”的说法开始流行。因为“无用”,哲学成了没有效益、不值得考生和家长“投资”的专业。

他听说,如今人大的录取分是“会计最高,哲学最低”,跟过去恰好相反。

“哲学,作为一种个人求知的兴趣,学生可以接受。但作为一种职业选择,他们的考虑会很多。在大学里,大家愿意选哲学系的课,但是要他选哲学作为专业,那就难了。”陈晏清说。

这位教授感慨:“现在是兴趣服从利益了!”

让适合学、愿意学哲学的人进来

在夏令营里,陈建洪发现了十几名“很厉害”的学生。他们可以同老师谈哲学家尼采,谈哈贝马斯,谈罗尔斯,头头是道。这个发现,让老师们很受鼓舞。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蔡淞任是其中一位。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发现自己对哲学和生物学的兴趣都很强烈。他说:“我有志于学哲学。不管考什么大学,我都会奔着哲学系去。不看学校知名度,看哲学学科的实力。”

蔡淞任的哲学之梦得到了家人的支持,虽然经过了“长期斗争”。

鉴于家长往往左右着学生的志愿选择,哲学夏令营为到场的十几位父母留出了席位,请他们全程参加。有的家长当场表态——以前对哲学的理解很窄,这次听了一些东西,我们会鼓励孩子报考哲学系。

闭营了,有学生走到车站就哭了起来,打电话向老师保证,即使不能通过自主招生,自己明年也要考哲学系。

眼下,老师们都很期待,明年会不会在新生当中真的见到他们的面孔?

他们决定把哲学夏令营办下去。当然,“最理想的是没有加分政策,也能吸引到这些人来”。为了避免那些喜欢加分而不是哲学的学生,南开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赵桂敏说,通过哲学夏令营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并且考入南开的,原则上不允许转系。

毕竟,在这场招生实验里,学生与专业适合与否,是首要因素。

陈建洪总结:“夏令营就是让他们在认知的基础上认同,在认同的基础上选择。让适合学哲学的、愿意学哲学的人进来。”

作者:  责任编辑:刘辉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图片新闻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